作家网

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穿越海上香路,探寻冼夫人文化之魂

1


穿越海上香路

探寻冼夫人文化之魂

——茂名炎黄文化研究会等联合举办“冼夫人与海上香路”交流座谈会

 

作者:黄文毓

 

冬至的余韵尚未完全消散,我和汪椿涛同学有幸于2024年12月23日下午,参加了在茂名市委党校举办的“冼夫人与海上香路”交流座谈会。此次活动由茂名市炎黄文化研究会、茂名市俚人文化研究会精心组织,汇聚了茂名市、广州市、阳江市、海南省等地区的百余位文化研究者、学者及领导,共同追溯和探讨冼夫人与海上香路的深厚历史与文化底蕴。

会上,12位专家的发言精彩纷呈,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们对冼夫人与海上香路的认识之路。中山大学博士、大粤文化策划(广州)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爱军专家《围绕汉唐岭南香料贸易与高凉沉香演变研究》的论述,深入浅出地揭示了汉唐时期岭南香料贸易的繁荣景象,特别是高凉沉香在这一历史时期的独特地位。他通过详实的史料和考古发现,生动地再现了当时沉香贸易的盛况,以及高凉沉香因其独特品质而备受推崇的史实。阳江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陈计会专家针对《高凉沉香历史述略》,则进一步细化了沉香的由来、古高凉时期的采香活动以及沉香在历史中的演变过程,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清晰的历史画卷。

2

电白区政协委员、电白区地志办原主任、《电白区古今人物丛书》编委办主任、高级政工师、“茂名市十大杰出青年”汪椿涛的发言令人眼前一亮。作为电白区唯一的此次会议发言人,汪椿涛围绕《借力冼太夫人文化推进电白沉香国际贸易》的主题,深入剖析了电白作为沉香之都的独特优势和未来发展战略。他强调,冼夫人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和军事领袖,更是文化交流的使者,通过海上香路极大地促进了岭南与东南亚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汪椿涛结合电白沉香产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借助冼夫人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推动电白沉香国际贸易发展的独到见解,这一见解极具现实价值,与李爱军博士和陈计会主席关于沉香的历史研究相得益彰,打通历史与现实,提升了本次交流会的价值。

高州市盘潘州街道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刘劲专家的《电白沉香致富路,奇楠产业美名扬》,则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详实的数据,展示了电白沉香产业在当地经济发展中的辉煌成就。他提到,沉香产业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还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成为电白的一张亮丽名片。

海南省冼夫人研究会副会长、海口市斋系文化研究会长冯刘邓专家则对海南省沉香发展历史的精彩介绍,让我们看到了沉香文化在海南的深厚积淀和独特魅力。他提到:目前海南沉香树已种植达18万亩,海南沉香以其独特的香气和药用价值而闻名于世,是沉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茂名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茂名市政协文史专员、广东省冼夫人文化研究基地研究员、海南省冼夫人研究会智库专家何火权同志围绕《冼夫人故里何以是山兜》的论题,则从冼夫人的出生地和成长环境出发,探讨了冼夫人文化形成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他的发言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冼夫人的生平事迹和她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茂名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茂名市政协文史专员、广东省冼夫人文化研究基地要研究员郑显国专家的发言《以历史科学原理统一冼夫人的存年争议》,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冼夫人的历史研究。他运用历史科学原理,对冼夫人的存年争议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统一,为冼夫人的历史研究提供了更为科学、准确的依据。他的发言不仅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学界的争议,也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冼夫人文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茂名市博物馆原馆长、副研究员、文博专家陈朝晖同志《加强冼夫人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思考》,则让我们看到了冼夫人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他从多个角度提出了加强冼夫人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具体措施和建议,包括加强文物保护、推动文化创新、加强宣传教育等。他的发言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茂名市政协副主席赖强同志对此次会议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感谢大家的努力付出和取得的成果,并希望我们继续加大研究力度,深入挖掘冼夫人文化和沉香历史,推动沉香产业的发展壮大。他的讲话不仅是对我们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我们未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最后,茂名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吴寿炎同志的总结发言充分肯定了大家的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文化传承提出了殷切的希望。他提到,冼夫人与海上香路是茂名乃至岭南地区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珍视这份遗产,加强研究和传承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冼夫人文化。他的发言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发扬冼夫人文化的信心和决心。

通过这次座谈会,我深刻感悟到了冼夫人与海上香路所蕴含的丰富文化价值。冼夫人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更是一位文化交流的使者,她通过海上香路促进了岭南与东南亚地区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我也收获了许多关于沉香产业、文化传播以及历史文化研究的新思路。

在沉香产业方面,我认识到沉香不仅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和香料,更是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审美观念的变化,沉香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应该加强沉香产业的规划和管理,推动沉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文化传播方面,我认识到冼夫人文化作为岭南地区的重要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我们应该加强冼夫人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冼夫人文化,推动岭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在历史文化研究方面,我认识到历史研究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扎实的学术功底。我们应该加强历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挖掘新的史料和考古发现,为历史文化研究提供更加丰富的素材和依据。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将对我的工作与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探索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为推动冼夫人文化和沉香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共同传承和发扬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2024年12月24日


3

作者简介:黄文毓,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系本科,曾担任茂名市教育局教育教学研究室副主任、正主任工作各10年,是广东省2009年首批正高级中学数学教师(当年全省数学教师仅5人),现评为二级教授,是广东省中学特级教师,广东省名师,茂名市名师,茂名市人民政府督学,茂名市第五、六、七、八批优秀专家与拔尖人才,2006年荣获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3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教育部 “国培计划”专家库第三、四批专家,广东省高中教学水平评估专家,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培训专 家,北京师范大学新世纪(版)数学实验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高考研究会顾问委员会 主席团副主席,广东省初等数学学会副会长,广东省高考研究会思政课与课程思政分会学术专业指导室专家。2022年10月起受聘为《中学生报》(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主管主办)指导专家。独立主持省级、市级教学研究课题6项,参与国家级、省级及市级课题研究多项,教育科研成果荣获全国、省级、市级的奖励项目近20项,主编专著5本,担任副主编专著5本,参与编写高中数学学习指导书17本;撰写教育教学教研等方面的论文100多篇,其中在全国、省级、市级获奖(或刊物发表)的论文达60多篇。近年来受邀在省内外中小学学校或教研机构等开展中考备考、高考备考、教师培训、新课程新教材、教育教学学术专题讲座250多场次,深受师生欢迎。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最新作家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