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平台,2021年贵州少数民族长篇小说新收获
作者:徐必常
2021年无疑是贵州少数民族长篇小说创作的丰收之年,两度骏马奖获得者、仡佬族女作家王华本年度就发表长篇小说两部,骏马奖获得者、毛南族作家孟学祥长篇儿童小说《雏鹰飞过山》入选《中国少数民族儿童文学原创书系》,苗族网络作家墨绿青苔(朱双艺)、侗族网络作家南无袈裟理科佛(陆显钊),同时在七猫中文网完结和连载长篇网络小说,土家族青年作家侯乃铭以传统的手法创作和出版、用新媒体手段传播,几位作家以各自的长篇小说创作和传播优势,在业界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进而彰显了贵州少数民族长篇小说创作的新实力。
王华:笔耕现实生活与科幻世界
仡佬族女作家王华自2020年再度荣获骏马奖之后,创作势头更加迅猛,在作品提升力度和探索新的创作可能上花了大力气,而且取得了满意的成果。她既在《作家》杂志2021年第5期发表长篇科幻小说《蓝母》之后,2021年《民族文学》第7期在头条推出长篇小说《大娄山》。《大娄山》发表后在文学界反响强烈,先后被《小说选刊》《长篇小说选刊》转载,一些有关《大娄山》高质量的文学评论陆续跟进,出版社纷纷洽谈出版,山东文艺出版社最终获得作者授权。
长篇科幻小说《蓝母》讲述的是一个有关“未来”的故事,小说虚构了“人工智能统治人类的鼎盛时期”。在这个时期,人类生活在一条船上,每天生活和工作在一个模拟领域。模拟领域有着星级考核机制,机制中有一套专门管理手机族的办法。比如“五颗星充血”。“五颗星充血”能够收获如下福利:“充满一颗星能从四等舱升到三等舱,充满三颗星能从三等舱升到二等舱,五颗星充满,便成为精英升入头等舱‘文明社会’,实现长生不死的终极梦想。”有一天手机族中有不安分的人,开始对自己的世界产生怀疑。他们不惜以身试险,黑入蓝殿,一步步接近真相。原来,五星激励机制是个谎言,船上的激励机制只是为了他们的意识能得到自然提升,而收获他们意识的,不是别人,正是统治者蓝母。意识被分等级采集,囚于黑笼子,最后用于量子能转化的有机身体+人类生物意识,供高层享用。于是发生一场革命。革命掀翻了蓝殿,解放了黑笼子。
长篇小说《大娄山》讲述的则是决战脱贫攻坚的故事,小说以奋战在贵州大地上脱贫攻坚战线上的英雄人物为原型,还原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上的“贵州故事”。小说以“县委书记姜国良”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的无私奉献为主线,讲述了“原本只差一步土平县就能摘帽,能松一口气县委书记姜国良,被组织安排到娄山县去收拾烂瘫子。长期历史原因,娄山县班子一直很松散,劲使不到一处,脱贫攻坚工作一直落后,直到最后成为全市最后还未摘帽的贫困县。姜国良受命任娄山县县委书记,代县长,组织上给了他三个月时间,必须拿掉贫困帽子。北京的一名机关干部王秀林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从北京来到娄山县月亮山做第一书记。王秀林去任第一书记的月亮山是一个民族村庄,处于大娄山脊背之上,被称为遗落在世界屋脊之上的民族部落,土地贫瘠,而且因为历史上的金矿非法开采造成了严重的地质隐患,水土流失严重,且随时危及人生安全。世代生活在这里的村民,因为长期封闭,少有人能说汉话,甚至长期养成了不穿鞋的生活习惯。当山外的人们早已经过上了现代化的生活,他们却还守着刀耕火种,烟熏火燎的日子,用贫困标准来说,属于世界级贫困。娄娄、陈晓波、李春光、周皓宇、龙丽丽等,有的是当地的基层干部、有的是返乡大学生、有的是志愿者、有的是下沉干部,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让娄山县脱贫摘帽。”《大娄山》讲述的故事,正是发生在脱贫攻坚最后的决胜阶段,作者从娄山县整体脱贫展开叙述视角,选取了碧痕村、月亮山、花河和易地扶贫搬迁按安置点金山社区作为四个“叙事点”, 着重刻画了娄娄、陈晓波、李春光、王秀林、周皓宇这群普通的英雄形象,挖掘了作为本位工作的一般责任、作为基层干部的平凡人生,作为社会中人的日常生活,在初心使命的指引下,向更高层面进行价值转化的政治根源和精神根源。小说颂扬了以姜国良为代表的一群丰华正茂甚至青春年少的基层干部,在这场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斗中,奉献了青春热血、甚至是生命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被喻为“抒写贵州脱贫攻坚的奋斗史诗”。
本年度王华还有一个“实至名归”的收获。由中国言实出版社编辑出版的“百年百部红旗谱”大型系列丛书,王华以著名天文学家南仁东先生生前事迹创作的长篇非虚构小说《仰望苍穹》名列其中。
入选“百年百部红旗谱”大型系列丛书的作品,涵盖从中国共产党创立到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新中国建设、改革开放、新时代等每个重要历史时期。“建党一百年,一百位著述者、一百部书,这是一首浩浩荡荡的长歌,是跨越时代的几代人的合唱。”仡佬族女作家王华以她优秀的作品,非常荣耀、也非常耀眼地成为“合唱团”的一员。
孟学祥:小视角、大文章
骏马奖获得者毛南族作家孟学祥2021年出版了长篇儿童小说《雏鹰飞过山》。《雏鹰飞过山》入选《中国少数民族儿童文学原创书系》第二辑,由辽宁少儿出版社出版发行。
《雏鹰飞过山》取材于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现实生活中贵州毛南山区孩子们的成长经历。
小说以主人翁雨林和他的伙伴的成长经历,书写了毛南山乡孩子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
小说有一个非常有嚼头的开头:
距雨林家屋子不远的那棵老梨树上不长梨,长了一大串鸟窝,每天都有鸟儿在梨树上飞进飞出。
小说这样开头,必然有着作者深刻的寓意。
老梨树上不长梨,长出一大串鸟窝,每天都有鸟儿在梨树上飞进飞出。这是非常典型的儿童视角。
梨树老了。鸟窝是从树上长出来的。也是典型的儿童视角。
鸟儿在梨树上飞进飞出。这样的叙述,画面感就出来了,故事也就长出来了。于是故事的主人翁雨林、雨点就出场了,就开始了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心去揣摩世界。与此同时,爸爸妈妈在同一时间出现。爸爸既是鸟儿的守护神,又是孩子们的守护神,他一边守护着树上的鸟儿,一边守护着雨林和雨点的成长。
故事中爸爸的出场让人感觉有些吃力,爸爸无法解释孩子们提出的问题:
爸爸不知道怎么回答,走到梨树下去看鸟窝,看鸟儿们飞进飞出。看了好久……
爸爸努力让回答多一些情趣,于是就说:
梨树老了,长不出梨果了。没有了梨果,梨树就只能长鸟窝了,长了鸟窝,鸟儿们就来安家了。
爸爸的回答抛出了三个非常生活化的词:老梨树,鸟窝,家。
为写好这部作品,孟学祥先是以一颗童心再度回到生他养他的毛南山乡,长期深扎下来,充分挖掘出毛南山寨在历史发展变化中孩子们的典型生活场景、真实的内心活动,风趣的民族民间文化生活与民俗活动,以及现实生活点滴的活生生的细节材料进行创作前的有效收集,有效体验和深度构思。孟学祥在创作这部长篇儿童小说的时候,首先有的是使命感,他必须既充分又客观地反映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贵州毛南山乡发生的巨大变化,有效地在孩子们点滴生活中体现,使之更能够反映毛南族儿童生活的本质。
《雏鹰飞过山》讲述的是毛南族儿童雨林、雨田等一批孩子的成长故事。孟学祥通过对雨林、雨田等孩子心理活动、情感生活、物质生活、人生抱负、梦想追求、以及贵州毛南山乡现实生活艰难场景细致入微的描写,向世人充分反映了毛南山寨几代儿童们的成长经历,充分展现了在党的民族政策领导下,经过毛南族同胞数十年的奋斗,毛南山乡儿童们从物质到精神层面上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充分反映了这一社会发展变化在原本边远贫困山区凸显的民族山乡如何紧跟时代步伐,如何后发赶超、实现各民族共同进步的社会风貌。孟学祥采用从儿童的视角观察描写生活,从而使描写更加生动,场景更加真实,生活更充满情趣和童趣。比如说作者通过儿童视觉反映出来的毛南族文化,尤其是“猴鼓舞”这个通过葬礼表现出来的毛南族传统文化。场面一改往昔传统表现手法上死寂沉闷的形式,作者赋予了“猴鼓舞”轻松活泼、自然风趣的形象。孟学祥自然是感知了新时代作为一个毛南族作家的责任与使命,所以在《雏鹰飞过山》中,他笔下的“猴鼓舞”,更容易让世人接受,更容易在本民族形成“认同”。
新技术平台上贵州少数民族长篇小说新叙事
苗族网络作家墨绿青苔(朱双艺)活跃于网络文学多年,他的悬疑小说《迷离档案》《诡域档案》《连环罪:心理有诡》《民国诡案录》等一直受读者追捧。墨绿青苔的网络小说长于以理性的推理讲述世间因果。2021年他先是在七猫中文网完结长达457章的《破局者》,再是连载更新258章的《原罪》。
《破局者》讲述的是“自私与懦弱意会惹来杀身之祸,在见义勇为与明哲保身之间我们应该如何选择?”故事,故事迷局重重,作者从重重迷局中对笔下的人物进行考量。作者通过小说主角庄严,最后让故事趋于圆满。
《原罪》讲述的是“人有求生的本能,也有求死的本能”。作者所讲述的“本能”出自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作者用他最能讲的悬疑故事方式和情节来丰满这“本能”故事。从眼下连载的章节来看,《原罪》值得期待。
侗族网络作家南无袈裟理科佛(陆显钊)于2012年11月在天涯莲蓬鬼话论坛首次发表作品《苗疆蛊事——我被外婆下了金蚕蛊》并一夜爆红,至今获得天涯2013年十大最佳作品、2012年磨铁畅销作家、2014年黑岩中文网年度风云王、磨铁第一届黄金联赛黄金大奖得主、网易2017年最受期待作品奖、网易2018年最佳新作、当当白金作品等奖项。先后创作了《苗疆蛊事》《捉蛊记》《苗疆蛊事2》等在内的多部苗蛊作品,形成了一个描述苗疆巫蛊体系的庞大悬疑探险系列,并于2014年集结出版成16册图书,成为网络文学作品中少数豆瓣评分8.0以上的作品。2021年南无袈裟理科佛在“七猫中文网”完结《苗疆蛊事2》《平妖二十年》,又在“番茄小说”连载最新作品《世俗妖人》。
《苗疆蛊事2》《平妖二十年》讲述的故事均取材于贵州黔东南这块有着丰厚民族文化土地上,他把这块土地上丰厚的民族民间文化以文学的形式讲述、再现,以网络的手段传播,既使民族民间文化得到有效彰显和传播,又展示了作者非凡的才华,让这块原本就很神迷的土地更有魅力。
而《俗世妖人》讲述的却是“爱恨情仇”的故事。用作者自己所说,是写给读者的一封情书。
陈宇,笔名君梦晨,民族穿青人,去年的长篇小说为玄幻小说,书名《天武神帝》,梦畅文学网连载中,完成字数150万。《天武神帝》被归类为传统玄幻。差不多有7万人在读。
《天武神帝》讲述的是市井化的、非常传统的故事,故事的主人翁名叫云飞扬,是一代天骄,云飞扬因在一个迷境中为保护自己的未婚妻,导致废了所有修为,成为一介废人,成为废人后又被逐出宗门,以至于主人翁走上了凭自己一腔青春热血,仗剑天涯、征战天下。
这三位作家的作品在取材上都各有不同,墨绿青苔长于推理。无袈裟理科佛长于利用现代言说方式对民族民间文化、民间故事讲述。而君梦晨却长于构建一个征战的世界。他们的才华通过这个高速发展的互联网科技得到了有效的展示,依靠新技术平台声名远播,同时获得了新技术时代赋予他们的丰厚回报。
传统与现代并举的传播行为
这里我列举龄仅33岁的土家族青年作家侯乃铭已出版长篇小说《樱花飘零》《最后的梦园》等。2021年出版长篇历史小说《黔中魂》。
《黔中魂》以南宋与蒙元的战争为背景,讲述了贵州历史上最恢宏且又鲜为人知的一段历史。书中描绘的这段历程既有战争的残酷,也有文化交织的丰富多彩,揭示了民族认同意识逐步形成的历史大势。
侯乃铭以传统的手法写作,同时以传统的出版和新媒体的方式传播,可谓做到两者兼得。其中长篇小说《最后的梦园》出版后被喜马拉雅FM改编为有声读物。《黔中魂》已由喜马拉雅官方制作成有声书,眼下现已正式上架播出。
2021年度贵州少数民族长篇小说创作成果自然远不只列举的这些,但由于目力有限和自身偏好,自然不能一一阅读。不过以上民族作家2021年度在长篇小说上的收获,无疑是贵州少数民族长篇小说创作最重要的收获。“以一斑而见全豹。”进入新时代,贵州少数民族长篇小说创作的成就,无疑是最能反应这一时期贵州少数民族文学的新成就。
作者简介:
徐必常:1967年4月生,男,土家族,贵州思南人,工程师,一级文学创作。1989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创作涉及诗歌、小说、记实文学、评论等。出版诗集3部,长诗2部,长篇纪实文学1部。曾获中国土家族文学奖,贵州省专业文艺奖等奖项。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贵州文学院。
本文由史映红推荐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