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消息 池陆报道 2025年10月8日下午,由作家网与内蒙古评论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内蒙古知名作家水孩儿作品《黄河好人》新书研讨会在作家网会议室成功举办。来自文学评论、艺术、媒体及文化界的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作品的文学价值、创作特色与社会意义进行了深入探讨。
《黄河好人》是近年来内蒙古文学领域备受瞩目的纪实文学作品,该书以黄河为叙事背景,真实记录了王三及其救援队三十年间挽救三百五十余条生命的动人故事。作品自2022年入选“内蒙古文学重点作品创作工程”并获资助,于2023年由作家出版社正式出版。至2025年,该书相继入选世图文轩馆配书单,并实现英译版海外发行,显示出持续扩大的文学影响力与社会认可度。
本次研讨会嘉宾云集,解放军出版社原政治部主任梁梁,小说家、《今日财富》主编王炬,《作家报》总编辑张富英,军旅作家、高级检察官王军,诗人寒冰,中国评论家协会会员冯永平,网络大V老猛,文旅部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篆刻家廖侃,资深记者兼书画经纪人黄丽,人民艺术家网主编马金星,中国易经协会副会长朱建功,书法家纪万平,宋庄靳文艺美术馆馆长仲红,央视《大家》栏目原导演郭改云及作者家乡在京人士、北京敕勒川商会会长赵俊良等20人参加会议。现场学术氛围浓厚,交流互动热烈。内蒙古评论家协会主席赵海忠向会议发来贺信,作家网总编辑、北京微电影产业协会会长、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副会长冰峰(赵智)主持了研讨会。
研讨会上,与会嘉宾一致认为,《黄河好人》不仅聚焦于个体的善行义举,更通过生动的群像描写,勾勒出一批无名救援者长期坚守的温暖图景,展现了平凡人如何以朴素的善意构筑起坚实的“生命堤坝”。作者水孩儿历时四年进行跟踪采访,从记录者逐渐融入救援队成为“老十四”。其创作既未俯视生活,也未刻意神化英雄,而是以朋友般的亲切笔触与充满现场感的文字,赋予故事以温度,塑造人物以筋骨。这种“把自己放进去”的写作方式,既体现了对纪实文学真实性的尊重,也是“文学为人民”创作理念的生动实践。
内蒙古评论家协会主席赵海忠在贺信中指出,内蒙古评论家协会始终珍视如《黄河好人》这样扎根本土、传递正能量、弘扬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他认为,该作品不仅是水孩儿个人的重要创作成果,也是内蒙古文学与更广泛读者乃至国际舞台进行对话的有益尝试。此次研讨会既是对作品本身的深度解读,也是对文学如何更好地书写“好人”、传递人性善意这一命题的集体思考。
作家网总编辑冰峰(赵智)在主持会议时表示,《黄河好人》是一部有故事、有思考的非虚构文学作品,具有社会性。作品中的人物都在挑战人性中最有痛感的部分,黄河是中国人的母亲河,选择黄河作为生命终结的人,或许是在寻找归宿,或许是在逃避生活,躲避情感。总之,跳河是一种勇气,连死亡都不惧怕的人,肯定有着超乎寻常的背景故事。可以说,作品具有多元的人性意义,也具有很大的人性延展空间,待挖掘的矿石也很丰厚。希望通过这次研讨会,水孩儿能有新的启迪和感悟,在救人、救心、信仰、宗教等更多层面上进行思考,续写出更有磅礴影响力的作品。
经过三个小时的研讨,大家对《黄河好人》给予了肯定和高度评价,一致期待,《黄河好人》能够被更多读者阅读与感知,期待作者水孩儿继续深耕生活沃土,创作出更多触动心灵的佳作;同时也期盼内蒙古文学界能持续涌现出此类有温度、有力量、能够走向世界舞台的优秀作品。
《黄河好人》的成功,印证了优秀文学作品的生命力,也为地域文学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递时代精神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