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首诗里品读春天
——读余玉英的关于春天的诗歌
作者:汉新 阿鑫
收到余玉英这本诗集《梦留在梦里》(广东旅游出版社,2023.5)的时候,刚好翻到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林中路》关于诗意栖居的话:“在这贫乏的时代做一个诗人意味着:在吟咏中去摸索隐去的神的踪迹。正因为如此,诗人能在世界黑暗的时代里道出神圣。……哪里有贫乏,哪里就有诗性。”作为小学教师的余玉英,怀着对缪斯一腔深情,在春天般的诗意生活中一路追寻。
春天在哪里?各人有各人的说法。诗人余玉英的春天,则是“立春一过,阳光就明媚起来/风暖和的身子/穿过人潮/在一颗开满花的树下温柔地唤我/一转身/撞见红红的桃符高高挂起/金桔/富贵竹/发财树簇拥着春节/对我作揖/祝我鸿运当头”(余玉英•《我无法漠视春天的呼唤》)她用“阳光”“风暖”“人潮”“唤我”,描述着春天到来。诗人为读者拓展了一个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色。你会看到,桃花盛开,青草碧绿,大地一片盎然。你会发现,春天的小雨细细柔柔,风儿似乎叫醒了沉睡的河流。燕子飞回来了,杏花将吐出粉嫩的花蕾。而接下来的一幕,又将读者拉到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之中。在这里,诗人用了“富贵竹,发财树”来预示着富裕和红红火火的美好生活。
“哦,春天,这淘气多情的小妮子/唤得花儿放肆地敞开心扉/唤得草儿一山一山地绿/唤得溪水叮咚叮咚地流/唤得游子从四面八方/归心似箭/又眉开眼笑地赶赴家的海洋。”(《我无法漠视春天的呼唤》)在这里,诗人巧妙地将春天和春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经意间起到了双喜临门的效果。特别是最后两句,道出了年味不仅是味蕾上的一种享受,同时更是与父母、亲人团聚的喜悦。在春节浓郁的气氛中,同父母,儿女的零碎细语均是在外飘泊的游子最最感动和期待的瞬间。
在《我无法漠视春天的呼唤》一诗里,我们看到诗人“揣着春节的请柬/与故乡/与渐生白发的父母团聚/和我兄弟姐妹们/我的先生孩子/站在土灶台的一口大铁锅前/正儿八经地洗手焚香祭灶神/炸炸煎堆,酥角,糖环,牛耳朵/敲打米饼/烘出一屋子浓浓的年味/看着父母脸上笑出了褶子/我跑到门口的罗汉松下/对着一条新芽呢喃/春儿,你可满意?”用女性细腻委婉的语句,淋漓尽致地将人们笑逐颜开过春节的那种意境洋洋洒洒展现在读者的眼前。在这里,她用了“请柬”“故乡”“父母的脸”“祭灶神”等表现形式,烘托出浓烈的年味,以及感恩父母的心情抒发。在这些描绘里,似乎听到了亲人们的一声声祝福。仿佛,这色香浓郁的年味,从远古的风俗中走来,从大地飞花中走来,从思念父母的亲情中走来。它逐渐演变成中华民族一道靓丽的风景,紧紧萦绕在每个人的心田。用“烘出一屋子浓浓的年味”,传来了春天的味道。
“风吹着二月的暖/阳光嗅出紫荆花的软/一群雏鸟仆仆归巢/笑声取悦偌大的校园/响起喜悦的童谣。”这是余玉英的又一首诗歌《在春天启程》。“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看到这首诗歌,我不禁想起了这首童谣。相信,童年在人的一生中是最美妙,最纯真的阶段,他就像一朵花,一颗果子,一弯新月,一空星辰。他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在这里,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对童年、以及校园的爱与怀念。这个段落层次分明,表达了诗人对童年的美好回忆,和对校园的无限向往之情。
这首写于某年开学注册时候的《在春天启程》,诗人看着学生春节后开心地返回学校,跟同学老师问好、拥抱、击掌,心里的感慨和好好工作的决心。作为一名小学老师,虽然自己的童年过去了,但常常和学生的童年一起成长。诗人余玉项,更多想表达学生身上勃发的精神气,不仅仅是追忆,而是身临其中,一直被学生的活力所感动,所激发,携手同行,是推动学生翱翔知识海洋的风。“春天,明媚着一切/清晨的校园/回荡爱的喧嚣/我们用掌声拍打时光的间隙/用拥抱粘合分别的眷念/重逢在这里/再次携手同行。”不难看出,诗人又将春天和童年的校园融合在了一起。其中“春天”“校园”“时光”“携手同行”从这些词汇上看,诗人是在提醒人们珍惜美好的时光,也充分诠释了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不能虚度光阴的深远意境。一张张灿烂的笑脸,纯真而又美丽,荷塘月色,勾勒出青春的梦想。在这里的描写,也是作者对逝去的美好童年在特殊意义上的追忆。春天带给人与自然的,永远是苏醒和成长,给这个世界带来万紫千红,烟花姹紫。然而,童年也像东逝的河水,短暂而又美好,它往往让人来不及思考和珍惜,就匆匆流走了。
“(余玉英的诗)像野草合奏风摇,草绿效天碧,诗人风雨笔墨,似霜叶红点秋色。”(李发模)这首看似写春天的诗,分明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童年,以及校园强烈的爱,深刻表达了她崇高的信仰与非凡的斗志。诗仙李白曾对春天说,如果遇到东风飘洒雨露,就会与天地一道春意盎然。在余玉英的春天里,“启程吧,少年/赶往朝思暮想的大海/知识是桨,你们是船帆/老师是那一股推动的风……”,她巧妙地运用“启程”“知识”和“老师”等醒目的字眼,极具推动力、感染力与震撼力。
“人安静地生活,哪怕是静静地听着风声,亦能感觉到诗意的生活。”(海德格尔),远在大山深处小学任教的余玉英,春天永远是她诗意的生活。
(《梦留在梦里》 余玉英 著 广东旅游出版社,2023.5)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