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故事,与风有关
——浅析咚妮拉姆诗作《风与皱纹》
作者:史映红
如果一个人在青藏高原生活工作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五十年,你问他最难忘的是什么?很多人可能会说,最难忘的是高原的雪,是的,大雪飘飞的时候,天地间仿佛挂起一张巨大的白色幔帐,白茫茫一片,刚开始的雪粒渐渐就变成了雪片,沸沸扬扬,飘飘洒洒,像无数天使不遗余力地撒下无穷无尽的玉叶银花。当然,雪后的景色更是美轮美奂,高原变成一个晶莹剔透、冰清玉洁的童话世界,远山更加奇崛瑰丽,高耸圣洁;近处的山峦银光熠熠,粉妆玉砌;厚厚的雪像一床无边无际的被子,将大地严严实实裹住,所有山川河流与树木花草像怕冷的孩子,都缩到了被子里面。
如果继续问他难忘的还有什么?相信很多人会说,难忘青藏高原的风,是的,高原的风,像高原的天,与你有关,与我有关,与所有人有关。印象深刻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在日喀则某部当新兵,每每冬春时节,中午或下午,大风总会不请自来,铺天盖地,飞沙走石,混沌一片,像世界末日。一场大风刮过,我们老式土木结构的营房里,所有物品上落满一层厚厚的尘埃;炊事班也一样,碗里锅里饭菜里都有一股土腥味,细沙咯得牙痛。我在政治处放映组,礼堂前面有个操场,操场中央有根直径约15公分的铁铸旗杆,每隔个把月,就换一面新国旗,刚换上的国旗,在风中猎猎招展,呼呼作响,那面高处的鲜红,照亮了官兵内心的天空。但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越来越短,五分之四,五分之三,约二分之一之后,就只能换新旗。记得在我去拉萨参加军考集训班的前几天下午,又是一场大风,隐隐听见外面一声巨响,我立即与组长顶着大风察看究竟,原来那根旗杆被狂风拦腰劈断了。
言归正转,返回到咚妮拉姆诗作《风与皱纹》第一节:“高原的风/吹皱美人的脸/可以盛下一条小河/几尾欢快的青春”,在青藏高原很多高海拔地区,普遍流传着“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四季穿棉袄”的顺口溜,是的,“高原的风”无处不在,它可以给大地送来雨雪,给湖水荡起涟漪,可以唤醒大地深处的种子,能让五彩经幡在天地间高声吟诵;当然也能“吹皱美人的脸”,正因为长期的风吹日晒,高原人的脸显得沧桑一些,黝黑一些,但的确健康一些,更接近自然的颜色。
诗人由脸上的一条条皱纹,联想到一条条蜿蜒曲线,由一条条蜿蜒曲线,联想到一条条“小河”,而一条条“小河”里,应该游弋着“几尾”小鱼,但诗人却置换为“几尾欢快的青春”,让诗句骤然灵动活泛起来,形象逼真起来,机灵跳跃起来。
“不必担心老去/生命一直在成长/风吹起的皱纹/会接纳更多琐碎/更辽阔的草原/与厚重的船只/光与暗深刻的流经”,第二节非常富有哲理,或者说禅意,众所周知,一个人对自己和周围、对社会和时代有准确客观的认知,有精准精透的展望,进而根据自身条件和特长,筹划安排好自己要走的路,这就是“成长”,也是成熟的体现。“学到老,活到老;知无涯,生有涯”,(古雅典诗人梭伦),这是成长更是成熟;“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篇》,这是成长更是成熟;“德比于上,欲比于下;德比于上则知耻,欲比于下则知足”,(三国思想家傅玄),这是成长更是成熟;“吾闻文章有不当为者五:苟作一也,徇物二者,欺心三也,盍俗四也,不可以示子孙五也。今之作者,异乎吾所闻矣,不以不当者之为患,惟无是五者之为患”,(金代学者李冶),这是成长更是成熟。
很多智者始终认为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永不停息的奋斗,是一场持久的战役,不少人深陷囹圄时,遭受挫折时,面对打击时,万念俱灰,一蹶不振;但是真正的强者,却能以守为攻,以退为进,反败为胜;“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而著论语,屈原放逐而赋离骚,孙子刖足而传世兵法十三篇……”。每个人都不喜欢失意,但谁都无法回避失意,突然想起《逆境人杰》这本书封面上的几句话,与大家共勉:“逆境是人杰的摇篮,磨难是成功的良伴,挫折是英才的乳汁,悲痛是奏凯的琴键”。
“这些不知年龄的风儿/恋着世界/笑看万物生灭”,这三句能看到咚妮拉姆不仅仅只是在写作,更清晰地看到她在思考,天之高,地之广,日月之高远,山河之长久,衬托出个体生命的微小与匆促。这样的文字,通过诗人柔软的内心,细腻的情感,灵动的笔触,勾勒出广袤纷繁世界里不同生命体的变幻不定与苦辣酸甜;在唏嘘感叹中,既洞见生命的诸多美好与精彩,又慨叹生命的多变与无常。
记得悲壮作家路遥在名作《早晨从中午开始》里的一句话:“艺术劳动应该是一种最诚实的劳动,我相信,作品中任何虚假的声音可能瞒过批评家的耳朵,但读者是能听出来的。只要广大读者不抛弃你,艺术创造之火就不会在心中熄灭”。咚妮拉姆的文字来自于内心,感悟于现实生活,故而,她的诗行,“应该是一种最诚实的劳动”,作为读者,我们“是能听出来的”,也是能看出来的。
希望咚妮拉姆给我们呈现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风与皱纹
作者:咚妮拉姆
高原的风
吹皱美人的脸
可以盛下一条小河
几尾欢快的青春
不必担心老去
生命一直在成长
风吹起的皱纹
会接纳更多琐碎
更辽阔的草原
与厚重的船只
光与暗深刻的流经
这些不知年龄的风儿
恋着世界
笑看万物生灭
从来不自我背叛
跟随内心的喜怒哀乐
活得人间清醒
作者简介:
咚妮拉姆,原名连小慧,湖南人在西藏工作。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西藏作协会员,拉萨市作协理事。出版诗集《素心行走》《青稞时光》《初见欢喜》。陕西精短小说签约作家。
史映红:男,70后,甘肃省庄浪县人,笔名桑雪,藏族名岗日罗布;在西藏部队服役21年;曾在《文艺报》《诗刊》《解放军报》《青年文学》等发表各类作品1000余篇;出版诗集《西藏,西藏》等4部,传记文学《吉鸿昌:恨不抗日死》等,评论集正在出版中;曾就读鲁迅文学院第19届高研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