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文坛动态 > 正文

张杰诗歌研讨会将在河南师大举行


张杰诗歌研讨会将在河南师大举行
 
        2017年5月27日,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将举办“张杰诗歌研讨会暨朗诵会”。此次活动是河师大文学院华语诗歌研究中心举办的“中国70后诗人见面会”诗歌系列活动第二回。

        目前已收到诗人宋琳、周伟驰、李建春、杜涯等分别为此次研讨会写来的评论文章。拟出席活动的诗人、学者和评论家有陈家坪、海因、罗羽、张杰、欧阳关雪、南巧琴、苏丰雷、陈庆、桫椤、高爽、张备、许相全、梁晓冬、王东东等。研讨会活动由王东东负责主持。


诗人张杰(资料图)


        附:

        张杰简介:
 
        张杰,作家、诗人。1971年10月12日出生于河南平顶山市,曾用笔名张北北等。毕业于平顶山学院英语系。1995年曾去广州工作一年,后返平顶山市工作。90年代开始写作,作品散见中国一些文学刊物。
 
        2001年春个人创办诗歌民刊《爆炸》(2001-2004年共出纸刊4本)。2003年7月下旬至2009年6月中旬居在北京做编辑,曾先后任职于北京紫图图书公司、延边教育出版社北京分社和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5年10月,参加第21届青春诗会。出版有个人诗集《琴房》(2008年,世界知识出版社)。著有中篇小说《G城人》等。2015年与友人创编《静电》诗刊。现居平顶山市。
 
 
        附:
 
        周伟驰:评张杰的诗作《红星渠》
 
        张杰写的诗,早期多写煤城,北漂后题材扩大化,最近似乎又回到了煤城。因最近正逢忙碌季节,我只将这些诗浏览了一遍,未及细读。
  
        相对来说,我更喜欢他写平顶山这样的小地方的诗,《红星渠》可谓其中的杰作,甚至这代人当中的一个经典,我觉得它之于张杰有些类似于《北凌河》之于小海。《红星渠》,小地方的一条五六十年代兴建的渠,如今己干涸废弃,却能唤起两三代人的记忆,它是真正有历史感的小地方的实物,比什么《干面胡同》那些他人的生活强烈、深刻多了。在《红星渠》里,从“红星"这个极具年轮感的名称,到废渠所引发的炼钢、引水记忆,到与今日“灌站”(水井?)的对比,枯叶鸟粪,所有都是实写实景,因有了历史纵深而获得深层含义。最后几行写穿过坟地之后就是新车站(高铁?),白发母亲抹泪送别孩子外出打工,具有特别的力量,将内陆小地方浓厚的亲情(不同于大城市)和面对沿海打工生活的未知性的惶恐尽现于纸背。

        就我自己的阅读感受而言,《红星渠》能唤起我许多回忆,比如故乡湖南常德在七十年代乡民挑土挖出的大堤、中学时(广东)偶然闯入的学校山腰六七十年代挖出的防空洞,这就是小地方的大历史,人们可能因熟悉反而视而不见,但有值得返观之处。《红星渠》把这个他有触摸、行走、观察的废渠写了出来。整首诗不长,完整有力。相比之下,《干面胡同》就不切身,许多是观念的,隔了一层,另外,想塞进的东西太多,反而零碎无中心,形散神也散了。我想做诗还是需要统筹的,疏密、动静、象意、虚实,应该先有个大致的预想。在题材上,我建议把一个自己有贴切感的小地方的人、事、物写透彻,比写整个宇宙都强。象马斯特《勺河集》和威廉斯《帕特森》那样,就是榜样。这不是将“小地方”神化,而是因为相对于大、空、泛、隔的“他人的生活”,小地方更为切实。它需要提炼和构造,并非就等于小地方的流水日常生活账。在我看来,“小地方的小诗人”比那些“大地方的大诗人”有价值得多。
 
        2017.5.22

        来源:河大文学院华语诗歌研究中心
        陈家坪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