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散文 > 正文

躺平与奋进

躺平与奋进

 

文/李树楚

 

我们常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里的屠刀,并非实指一切杀人的工具,而是比喻恶意、不良居心、妄想、执念等心理障碍,只有将其放下,才能实现一个人精神的升华。这是佛教中劝诫作恶者停止作恶,弃恶从善,立成正果,即可成佛的俗谚。至于“佛”的含义,深矣,在此不作讨论,而现在,我们却看到了别样的“放下”。

赏读了袁小龙先生的《放下与放下》一文,我们看到了另一种“放下”的内容。这篇议论文,紧握时代的脉搏,凸显鲜明的时代气息,针对当下出现的颓废思潮,用犀利的语言,严密的逻辑思维论证,向不断趋于佛系化,渐渐滑向躺平思想的倾向,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直击一些人的灵魂。对那些叫人处处消极“放下”的教师爷,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文章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挥向了不应该“放下”而使人“放下”的沉疴痼疾,排脓去污,剔腐烂之肉,刮有毒之骨,还一个健康的肌体,重焕生机活力,明确前行的方向,精神抖擞地去为伟大的事业,祖国的建没,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

文章开篇就提出问题,指出一些微信、抖音等等叫人“放下”!“放下”什么?作者接着分析问题,先从反面落笔,“快活一秒是一秒”,是典型的不思进取的及时行乐思想,是没落腐朽思想的沉渣泛起,是一切躺平思维的表现。而意想不到的是这种思潮却有市场,反而迎合了一些人的心理,认为“放下”说得好,正如作者所说是“醍醐灌顶”!这是多么的荒唐和悲哀!一些所谓教师爷宣扬的“放下”,到底放下什么?他们放下的是不断进取之心和远大的志向,放下的是积极向上的奋斗之举、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放下的是拼搏的青春年华、义无反顾的前行动力,放下的是应该扛起的责任和担当。文章步步推进,笔力磅礴,入木三分地分析了这些人“放下”的实质、原因和危害。对这样的“放下”,作者作了辛辣的讽刺和无情的鞭挞,有事实,有理论,掷地有声,让人痛快,令人信服!这是文章从反面论证的,而有些人,他们是共和国顶天立地的巨人,是为国争光,奋斗不息、死而后已的人,是扛起了如山的重任永不放下的人。他们也有“放下”,不过“放下”的是个人的利益,个人的幸福,个人的一切功名利禄,乃至放下了生命。邓嫁先,黄旭华等就是这些人的代表!这是正面论证,这样的“放下”和那些随遇而安、得过且过、浑浑噩噩的躺平者的“放下”经渭分明,具有天壤之别!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我们都知道,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没有奋斗,哪有什么物质财富,思想上的惰性也就会逐渐占了上风,就会慢慢堕落,精神上一颓废,向上、向善、进取之心,拼博之志,什么都没有了,这样的危害何其大也。革命导师马克思曾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真理,每一个得过且过,妄想躺平者,看到导师的话,难道不脸红、发烫吗?你还能混日子,无所事事,不想出力、流汗,不想奋斗吗?

不同思想境界的人,“放下”的内容,截然不同。但既然有“放下”,也就有“放不下”。共和国的科技巨匠们,他们“放不下”的是什么呢?是祖国的利益,是共和国强大的国防,是人民的安危和幸福,是中华民族的未来!跟躺平者“放不下”的思想,不可同日而语。

袁小龙先生对“放下”什么,坚持什么,都作了深刻的阐述,该放下的要放下,该坚持的必须坚持,道理分析得非常充分。当个人的利益和集体的利益、祖国的利益相悖的时候,必须放下个人利益,因为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个人利益都要服从于集体利益和祖国利益。我们要坚持先进的、远大的理想,坚持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坚持不断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坚持永远奋斗的拼搏精神,坚持公平、正直、善良、为别人着想的情怀;放下懒惰,放下鼠目寸光,放下不想竞争,不敢竞争,不善竞争的惰性思维,放下贪图享乐混日子的思想,等等。

袁小龙先生的文章,在深刻分析问题部分,正反论证,对比论证,理论论证,事实论证,把“放下”与“不放下”,讲清了,讲实了,讲透了,可谓鞭辟入里,辩证思维的光芒折射在字里行间,令读者大大受益,教育意义甚巨。文章到此水到渠成,瓜熟蒂落,解决问题的时机已成熟,因而作者语出惊人又给人深深启迪的结论闪亮登场:“放下不放下,放下与放下”“关键是看是不是积极向上,有没有社会价值,是不是正能量”,两个“是不是”一个“有没有”,这三个肯定和否定,如滚滚惊雷振撼着人们的心灵,对积极向上者是巨大的鼓励,对躺平不思进取者是当头棒喝,猛力一击,力量无穷!最后又引用臧克家的诗句作结,如弹奏的琴弦嘎然而止,余音袅袅,韵味悠长,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思考,放下什么,坚持什么,清晰如流。

这篇议论文层次清晰,逻辑思维严密,论证手段多样,论证过程层次清晰,论证结果坚实有力,道理讲得透彻明了,成文构架别具匠心,确是一篇上乘佳作。

读袁先生的大作,我们想到了很多。在现实生活中,在努力前行的征程上,确有许多“放下”和“放不下”,我们要擦亮双眼,明辨是非,坚定正确的方向,决不能误入歧途,如果已经迷失了方向,一定要迷途知返,重回正确的阳光大道。切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积极向上的进取之心,才是我们正确的选择,是必须永远坚持的。愿我们都能放下错误的“执念”,激情澎湃地去追求美好的明天,为创造幸福的生活而不懈努力。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