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散文 > 正文

一个南瓜的体悟

一个南瓜的体悟

 

作者/池征遥

 

日前,从超市买回一个普通的南瓜,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是即将到来的秋天,在某个角落里偶然掉落的一颗果实。它没有华丽的外表,也没有特别的香气,只是橙黄的皮,微微凹凸的纹路,像极了岁月在脸上刻下的皱纹,觉得可爱就没做食用。

 

关于这南瓜的名字,有的说它应该叫“金瓜”。至于叫南瓜还是金瓜,听起来实在就行。陕西老腔有这样一席话很是具体生动形象:“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太阳圆月亮弯都在天上,男人笑女人哭都在炕上。”再说就扯得远了。

 

第二天,我把南瓜从地上放到窗边,看阳光洒在它身上,仿佛它也成了时光的一部分。南瓜不说话,但它在看、在听、在感受。我突然想,或许它也在思考自己的存在。

 

而后,我想:“把它放在电视柜前,会是怎样的感觉?”它不再只是随意掉落的果实,而像是一件被认真对待的物品,被赋予了某种仪式感,仿佛它也有了某种身份。我开始觉得,南瓜不只是南瓜,它成了一个象征,象征着被看见、被尊重的渴望。

 

再后,南瓜被放在白色的台面上,背后是一道镂空的白色屏风,像是家的边界,又像是思绪的帘幕。窗外有植物,有建筑,有风轻轻吹过。南瓜静静地坐在那里,像一个旁观者,看着这个家的日常。书架上的照片里,是谁的笑脸?南瓜不知道,但它也许在想,自己是否也成了这个家的一部分。

 

我坐在它旁边,看着它被光抚摸的样子,忽然觉得它像一个老朋友。它不说话,却让我感到安心。或许,这就是生活的本质——在平凡中找到意义,在静默中感受温度。

 

再后,南瓜坐在一个粉色的陶瓷杯里,像被温柔地捧在手心。杯身微微反光,映出南瓜的轮廓。屏风依旧在背后,像一个沉默的见证者。

 

我忽然想到,我们是否也像这个南瓜,被生活轻轻托着?有时在杯中,有时在盘上,有时在书本之间。我们被安置,也被观察,而我们自己,也在观察这个世界。

 

再后,南瓜被放在书本上,仿佛有了厚重感,比之前更沉静了,像一个沉思者。灰尘落在它身上,它也不动,仿佛接受了这一切。

 

我轻轻拂去灰尘,却没敢碰它。它像是已经和这片刻融为一体,成了时间的标本。我忽然明白,有些存在,不需要被改变,只需要被理解。

 

再后,南瓜被放在一个白色的圆柱底座上,像被正式介绍给这个世界。它不再是随意掉落的果实,而是一个被精心安排的存在。底座让它显得庄重,也让我开始思考:我们是否也总是在寻找一个“底座”?一个让我们显得重要的位置?

 

南瓜告知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底座高了,是因为你值得被看见。

 

再后,把它们再放置粉色陶瓷杯中,另有一番感觉!既是一种平衡,也是一种冲突。南瓜是自然的,圆柱是人工的;南瓜是温润的,圆柱是冷峻的。它们彼此映衬,又彼此对话。粉色底杯托起了它们的梦想。我忽然明白,这不只是一个南瓜的故事,而是关于存在、关于归属、关于我们如何在世界中寻找一个真实的自己。

 

最后,南瓜被放置在几本书和温度计的中间,书整齐地排列着,温度计依旧显示着28.4度,湿度56%。屏风依旧在。南瓜似乎已经习惯了这些变化,它不再抗拒,也不再惊讶,只是静静地守候在那里。

 

我坐在它对面,看着它被光打亮的一面,像一座建筑,像一个艺术品,忽然觉得它又像一位哲人,有独特的韵味。它不说话,却教会我们如何安静地面对生活,如何在变化中保持自己的应有形象。

 

一个南瓜的体悟,或许就是生活的体悟。我们都在不同的“底座”上,有时被捧着,有时被遗忘,有时就自然消失了,但只要我们愿意静下心来感受,就能在平凡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意义。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