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散文 > 正文

墨香中跃动的青春力量

 图片2

图片3

摄影:袁应辉

 

剑江为墨,茶山作笺,一群以文字为舟的行路人,在都匀的烟火与诗意里,打捞时光的馈赠。他们的笑容里藏着对文学的赤诚,身影间跃动着青春的脉搏,将热爱写进每一缕风、每一片叶,让墨香漫过岁月,在黔南大地上生长出不息的力量。——题记

 

贵州都匀作协:墨香中跃动的青春力量

 

作者:罗祖文(贵州)

 

都匀市作家协会自创办伊始,便始终坚守“以文会友,传承文化,立足都匀,放眼世界”的理念,一路走来,恰似一颗璀璨星辰,于文学的浩瀚苍穹中散发着独特光芒。

都匀作协的集体照,仿若一幅鲜活的春日写意画卷,不经意间悄然映入人们的眼帘。那一张张洋溢着活力的笑脸,犹如春日初绽的茶芽,满溢蓬勃灵动的生机,仿佛能听见生命拔节生长的声响。他们身后,剑江河如灵动的丝带,波光潋滟,闪烁着岁月的光辉;螺蛳壳茶山云雾缭绕,如梦似幻,宛如人间仙境,为这片土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诗意。这群以笔为剑的文学志士,纵横于文学的广袤天地,以细腻笔触为家乡勾勒出一幅幅动人画卷,共同构筑起一座让文学梦想肆意翱翔的热血殿堂。

诚如郭沫若所言:“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回溯 2025 年,都匀作协的活动犹如一场场盛大的文学盛宴,精彩纷呈,好戏连台,令人目不暇接,沉醉其中。

4 月 19 日,都匀作协携手文峰诗社,踏入西部螺蛳壳景区,走进全国闻名的文明村——贵州省都匀市毛尖镇坪阳村。彼时,茶山翠绿欲滴,茶香四溢扑鼻,一场“春满茶山、毛尖飘香”茶山采风暨景湖茶园诗歌朗诵会在此盛大启幕。活动现场,袅袅茶香沁人心脾,仿佛将作家们引入一个充满诗意与禅意的世界。他们沉浸在这茶香与诗意交融的氛围中,用心去感受每一丝气息,体悟每一缕情感。活动结束后,灵感如泉涌般喷发,一篇篇佳作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带着茶山独有的清新与芬芳。4 月 28 日,作家网与“岳杨书院”公众号同步刊发罗祖文的《都匀螺蛳壳上的茶味》,恰似在文学的长河中投入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同日,“看见贵州”公众号顺势推出“春满茶山 文采飞扬”专辑一“格律诗词”,9 位作者的精彩作品如璀璨星辰,闪耀着古典文学的迷人魅力。4 月 29 日,“看见贵州”公众号乘胜追击,接连推出“春满茶山 文采飞扬”系列专辑二“现代诗歌”12 篇、系列专辑三 4 篇,以多元的文学体裁,从不同维度全面呈现茶山采风的丰硕创作成果,展现出文学的多元性与包容性。

6 月 30 日上午,在青云湖国家森林公园内静谧而温馨的颐养天年华庭公寓,都匀作协联合黔南师院离退休党总支、都匀文峰诵读诗社以及都匀颐养天年华庭公寓,共同举办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庆祝建党 104 周年主题党日活动暨慰问老人联欢会”。活动在温馨欢乐的氛围中圆满落下帷幕,紧接着,“都匀市作家协会 2025 年工作推进会暨会员作品首发交流会”无缝衔接,再次奏响文学交流的动人旋律。在这一系列活动中,文学与人文关怀紧密相连,水乳交融。会员们的作品紧扣主题,以细腻入微的文字,深情抒发对党和生活的热爱之情,让人们深切感受到文学绝非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情感与思想的寄托。正如郭沫若所说:“文学是社会现象经过创造过程的反映;反过来,社会要受到文学的创造性的影响被塑造。”

7 月 13 日至 8 月 1 日,都匀作协精心组织了《钓之乐》《力量》《大暑》《军魂》4 次(期)同题创作活动,这恰似一场场激烈且充满激情的文学接力赛。活动期间,会员们热情高涨,踊跃参与。老会员们如领航的灯塔,以身作则,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文学底蕴,引领新会员在文学的浩瀚海洋中探索前行。大家在文字的天地里相互切磋、共同进步,思想的火花不断碰撞。会员们提交的作品不仅在作协群里引发热烈讨论,如同在平静湖面投入巨石,激起千层巨浪,还陆续在各大网站和报刊发表,如作家网、诗艺国际、黄果树文学、黔南日报等,使得都匀作协的声名如春风般,吹遍大江南北,远扬四方。据不完全统计,刘书晃、高小平各有 6 篇作品发表;王有龙、王尧雪、陆华碧各发表 5 篇;李遂生、郑华、万兆军、李晓妮、戎增军、罗祖文各发表 4 篇;黎耀文、剑平、陶维勤各发表 3 篇;段怀柱、王有辉、唐杰、胡全文、罗远道、韩跃进各发表 2 篇;宋才玉、孙明慧、黄晓曼、张钧瑞、王家新、王克楠、赵荣庄、陈凯、袁凤梨、杨昌虎、陆文舒、王兴刚、柳树晃、蔡回望、李雪、韦开荣各发表 1 篇。这些作品如点点繁星,照亮了都匀作协的文学天空。

郭沫若说:“创作总根于爱。”都匀作协这股如熊熊烈火般高涨的创作热情,离不开邓雪灵主席的悉心引导。她常言“重要的事说三遍”,意在强调好作品如同精美的艺术品,既需创作者们反复打磨,精雕细琢,如贾岛般“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般执着,也离不开大家彼此间的鼓励与支持。在作协的交流群里,摒弃论资排辈的等级观念,唯有对作品发自内心的真诚赞美以及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热忱。当有会员灵感枯竭,陷入创作困境时,群里成员总会及时伸出援手,给予鼓励与建议,宛如冬日暖阳,温暖人心;当有会员发表佳作时,大家亦会纷纷送上真挚祝贺,营造出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良好氛围。

更值得称赞的是,都匀作协成员们的文字从未有过丝毫“躺平”之意。诗梦文学网、岳杨书院等平台,成为都匀作协作品展示的广阔舞台,如闪耀的聚光灯,照亮每一篇佳作。无论是蕴含剑江河水灵动韵味的诗歌,其灵动文字仿佛带着河水的潺潺流淌之音,还是充满都匀人间烟火气息的游记,让读者仿若能感受都匀街头巷尾的热闹与温暖,都能在此找到与之共鸣的知音。哪怕是刚加入作协的新人,也能凭借自身才华在此崭露头角,收获认可与鼓励,如破土而出的新芽,在这片文学沃土上茁壮成长。

都匀作协的成员们早已将创作融入生活的每一处细微。采风中的所见所闻,生活里的点滴感悟,皆在他们笔下幻化成一篇篇动人篇章。他们并非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专业作家,而是生活的忠实记录者,以文字如相机般定格都匀的每一个美好瞬间,让这些瞬间成为永恒,成为文学宝库中熠熠生辉的珍宝。

如今,都匀作协依旧在文学的道路上昂首阔步,稳健前行。不断有新的投稿如源源不断的溪流汇聚而来,新的专辑也如璀璨星辰相继推出。他们怀揣着对文学的炽热热爱,犹如怀揣着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把都匀的一切,都写成一首永远写不完的壮丽长诗。郭沫若曾讲:“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都匀作协正以他们的热情与才华,期待着文学道路上更多的奇迹,用他们的笔,书写着都匀的传奇,续写着文学的辉煌,始终坚守创办之初的理念,一步一个脚印,迈向更加灿烂的未来。

2025 年 8 月 8 日,我特意选择在这一天发布此文,恰逢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建州纪念日。都匀作协的笔墨,始终与黔南的山水同呼吸、与这片土地的文脉共脉动。愿这些流淌在字里行间的热爱与赤诚,化作一份特别的献礼,致敬黔南的过往与今朝,也期许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文学之花永不凋零,绽放出更为绚丽的光彩。

 

2025年8月8日上午于贵州都匀

 

赏析点评:

这篇文章写得很生动,把都匀作协的事儿说得明明白白。开头用照片和风景做引子,让人一下子就感受到作协的活力。中间讲了作协一年里的活动,像茶山采风、建党主题活动、同题创作,还有大家发表的作品,看得出来大家热情高、成果多。文字里满是对文学的喜欢和对家乡的感情,比喻用得也挺形象,读着不费劲还挺有味道。最后结合黔南建州日献礼,更是锦上添花,确实是篇介绍地方作协的最佳短文。

图片1

作者(左)近日与文友高杜(右)于青云湖国家森林公园同框留影。(摄影:袁应辉)

 

作者简介:罗祖文,又名彭应文、彭万文,布依族,60后中共党员,贵州都匀人,大学专科学历。其职业生涯足迹遍布教育、行政与文化宣传领域,曾先后任职于墨阳完小、墨冲区教育办(后为墨冲镇教育辅导站)、都匀三小、都匀市创建办(现都匀市精神文明建设中心),担任过墨冲区教育办语数体教研员、墨冲镇教育工会主席、都匀市创建办信息科科长;同时兼任政协都匀市第七届委员会委员、都匀市教育工会宣传委员、都匀市教师阅读写作协会副秘书长、都匀晚报通讯员、贵州省中等师范函授学校墨冲区中函班主任、贵州都匀陆军预备役步兵师工兵营营部书记。2000、2004、2008、2014年,先后借调至墨冲镇人民政府“学教”办(编辑镇情、民歌荟萃)、中共都匀市委宣传部(编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手册、“文明在行动•满意在都匀”应知应会手册、创建文明城市纪实、精彩都匀)、都匀市教育局(编辑教育通讯、教育报和匀城烛光、教育撷翠)、中共黔南州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编辑简报、动态报道,信息采用通报)。工作期间,他被国家体育总局与教育部联合授予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先进工作者,获评中国教育学会优秀农村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文学创作成果丰硕,在《中国民族教育》等纸媒及网络平台发表作品2000余篇。2021年退休。荣获都匀市作家协会“2020—2023年年度优秀会员”(唯一获奖者)、“2024—2025年年度优秀会员”。现为贵州省散文学会、都匀市作家协会会员,现居都匀金麒麟财富华庭。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