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散文 > 正文

董元奔史论选001

董元奔史论选001

——《史记》为何以五帝开篇

 

文/董元奔(江苏省)

 

【按】《董元奔史论选》按照历史时序,编选1000-3000字篇幅的短篇史论。


打开司马迁的《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一》的第一句是:“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我们都知道,黄帝是“三皇五帝”之一。“三皇五帝”是中华上古时代的一批最高统治者。但《史记》以《五帝本纪》开篇,却并未从三皇写起,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应该从司马迁所处的时代出发来分析这个问题。

 

汉初,最高统治者吸取东周数百年分裂和秦帝国短时期就灭亡了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强化政权大一统的措施,比如完善中央职官体系,逐步把诸侯国转制为郡县,重视礼乐的教化作用等等。特别是汉武帝时期,在成功驱逐匈奴的同时,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化了全民思想统治,完成了中央集权的大一统体制建设。司马迁生于儒家世家,大一统的思想根深蒂固。

 

司马迁固然对秦始皇的残暴进行了批判,但他还是充分肯定了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历史功绩,也肯定了秦始皇所采取的一系列强化地主阶级专政的封建制度改革措施,肯定了秦帝国对汉帝国的“示范”作用。秦朝虽然昙花一现,但是好在这一次分裂持续的时间不长,汉朝迅速建立起来,并在数十年内就进入盛世,而司马迁就生活在这样的盛世中。司马迁庆幸汉朝建立以来大一统局面对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所以,以一个实现天下一统的统治者作为《史记》的开篇就成为司马迁顺应时代需要的创作选择,当然,这也是儒家学说的核心理念对儒门弟子的基本要求。

 

那么,究竟是三皇之一还是五帝之一实现了最初的中华一统呢?三皇五帝的资料大多存在于神话传说中,不仅神秘荒诞,而且三皇五帝的组成也说法各异。不过,相比较于三皇,五帝的故事更加靠谱一些。三皇在传说中有“天皇、地皇、秦皇”之说,有“天皇、地皇、人皇”之说,有“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之说,有“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之说,不仅混乱,而且传承关系也不清楚。五帝虽然也偶有异说,但是基本上以“黄帝、颛臾、喾、尧、舜”的说法为主,五帝之间的传承关系也非常清晰。从神话传说来看,三皇时期还是典型的部落或部落联盟时期,每个部落或部落联盟所控制的区域非常有限,各个部落或部落联盟互相争战,长期不能出现一个具有核心影响力的部落或部落联盟。特别是神农氏时,据《史记》卷一,“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弗能征”,是黄帝“习用干戈,以征不享”,使“诸侯咸来宾从”,结束了三皇时期漫长的部落混战状态。当然,所谓“诸侯咸来宾从”,并不是黄帝一战就实现了的,黄帝跟不同的部落或部落联盟进行了无数次战斗,特别是对强大的炎帝部落的战争胜利之后,黄帝才成为“共主”。

 

黄帝部落联盟和炎帝部落联盟通过战争走向融合之后,统治区域不仅已经非常广阔,而且还逐渐以黄河中下游特别中游为核心区域向外扩展,奠定了日后华夏民族繁衍生息的基础。夏商周以来的任何一次统一的华夏民族政权都是以黄河中游为中心向四周特别是向东、向南扩展的,司马迁时期的汉朝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仍然在黄河中游,所谓大一统,其实就是天下拱卫黄河中游地区。所以,司马迁从黄帝开始创作《史记》,使得他的著作带上了时代的亮色。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