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上的蜕变
——我的摩托车驾照学习之旅
董银林(甘肃武威)
夏末的武威,风里还带着未散尽的暑气。9月1日,《武威市电动车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这座历史名城迎来了电动车管理的法治化新阶段。就在这样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我踏进了武威大车灯俱乐部,开始了我的摩托车驾照学习之旅。
晨光熹微或是细雨霏霏,训练场上从不缺少我们这群追梦的身影。酷热时,汗水浸透衣背;下雨天,雨珠敲击头盔作响。可无论天气如何变幻,训练场上的三轮摩托车总是轰隆隆地响着,像一头忠实的铁兽,陪伴我们度过每一个练习的时辰。
在这里,我遇见了许多同路人——有想要接送孩子的母亲,有跑外卖的青年,还有只是单纯向往自由驰骋的退休老人。我们因同一个目标相聚,在发动机的轰鸣声中结下了特殊的情谊。
幸运的是,我们遇到了几位极其负责的教练。宋教练总是不厌其烦地讲解要点,对每个动作要领都讲解得细致入微;八教练则以其特有的幽默化解我们的紧张,让枯燥的重复练习变得生动有趣。还有那些我不知道姓名的教练们,总是在我们需要时及时出现,扶正我们倾斜的车身,指正我们错误的动作。
记得第一次绕桩时的狼狈,车把左摇右晃,险些碰倒杆子;记得初上单边桥时的忐忑,车轮几次从桥上滑落;更记得坡道定点停车时的慌乱,熄火成了家常便饭。但在教练们一遍遍的示范和指导下,这些难关被一一攻克。他们的耐心超乎我的想象——无论同一个错误我们犯了多少次,他们总会用那平和而坚定的语气说:“再来一次,你可以的。”
在教练们的指导下,我们逐步掌握了科目二的各项技能:桩考中如何精准控制车身,单边桥上如何保持平衡,坡道定点停车如何稳如磐石。科目三的路考训练更是让我们从场地走向道路,学会了在实际交通环境中安全驾驶。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教练们耐心纠正和鼓励。
回首这段时光,我学到的不仅是驾驶技能,更有对道路交通安全的深刻理解,对法治化管理的深切认同。《武威市电动车管理条例》的实施不是限制,而是保护;驾驶资格不是终点,而是责任的开始。
感谢大车灯俱乐部,感谢宋教练、八教练和所有教练团队的辛勤付出。是你们用专业和耐心,为我们开启了通往广阔天地的大门。是你们用汗水和付出,为我们铺就了合法上路的基石。未来的道路上,我们将铭记教诲,做一名守法、安全、文明的骑行者,在武威的大街小巷中,驶出属于自己的精彩轨迹。
车轮滚滚,时代向前。我相信,在法治化的管理框架下,在每一位教练的悉心指导下,武威的道路交通一定会更加安全、有序、文明。而我,也将带着这份学习的收获和感恩的心情,即将驶向更远的远方。
作者简介:董银林,男,中共党员,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人。教育工作者,凉州区作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教育宣传工作,爱好文学,喜欢用有温度的文字记录生活。作品散见于《中国教育报》《甘肃教育》《甘肃教育报》及“作家网”“网信武威”“作家联盟”“宁古塔作家”“凉州文艺”“凉州作家”“凉州融媒”等各类媒体。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