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为ai生成
清波畔月,林荫沐心
——一位郴州老市民伴你傍晚北湖公园散步
作者:平塬
暮色四合时分,我总会如期而至。耳机里的音乐伴着城市喧哗流淌着,合上我的脚步,开始击鼓传花般丈量每日晚饭后的万步之行。这多年如一日的习惯,如呼吸般自然,祈祷般虔诚。从北湖公园南门而入,迎面而来的是熟悉的林荫,以及清新的负氧离子在胸腔弥漫。步道两旁的百年香樟,偶尔抖落几片夕照,宛如数根纤纤细指,舒缓人心情,更像别样的慈爱,书写人与自然的和谐,将斑驳树影,热心地贴在沥青路面与行人身上,像极了一幅摇曳心智的绿荫动画,用无声的语言向我传递悄悄话:捡拾快乐,不忘感恩,整理梦想。
捡拾快乐
我继续前行,北湖十二公顷的湖面此刻正酝酿着一天中最动人的妆容。亭亭玉立的树林、柔丝摇曳的垂柳、芳香沁人心脾的广玉兰和笑容满面的荷花,洗涤着白天的喧嚣与浮躁。从五连冠酒店下方的步道远望,华灯初上的北湖1号生活区与马家坪商业区连成一道亮丽风景。那余晖,那建筑,那华灯,那现代巨幅广告,那人影车流,那大理石护栏处的绿荫,在水天一色间淹没所有烦恼与疲惫。或许,如果你来了,还可以体验一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向往,乘一叶扁舟,轻泛碧波,品尝微风拂过、细浪鱼跃的满湖碎金,在星月灯火倒映中,收获一份满足与喜悦。
当下是个快节奏时代,忙碌如候鸟般困于钟摆,焦灼总在不经意间卷走那点易碎的欢愉。亚里士多德说:“美的特殊作用在于能直接唤起愉悦。”北湖水月最能直接唤起这种愉悦。每周一至周四的喷泉表演,激光如笔,水幕如纸,电光流影交织,时空穿越感扑面而来。天籁之音乘着多维度电光,飞越千年,落在每个仰望的面孔。喷泉表演时,水柱冲天而起,又化作细雨落下,淋湿欢呼,留住快乐。这种愉悦,纯粹如孩子追逐泡泡时扬起的衣角,真实如老人望着湖面时舒展的皱纹。它藏在自然与人文的缝隙里,躲在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中,伴着北湖涌泉,从眼里、从心里汩汩流淌,瞬间释放你所有忙碌与焦虑。
捡拾这份快乐,它带着自然体温,裹着人间烟火,让我在静谧里舒展,在璀璨中感动。
不忘感恩
慢慢移步,“叉鱼亭”在月光下昂然矗立。琉璃瓦泛着幽幽光泽,朱红的窗棂倒映在水中,与天上的月影交相辉映。它不单是一座建筑,更是一段历史的呼吸,一缕文脉的延续。唐代文宗韩愈,命运如湖上浮云,聚散无常,被贬岭南阳山,心怀忧愤,八次途经郴州,仍不失风骨。与友人夜叉游鱼,烛火映波,欢笑盈舟,写下《叉鱼招张功曹》:“烛然明似昼,叉落浪翻浪。”字里行间,既有对自然之趣的陶醉,也有劫后余生的释然,更有对友情与知遇之恩的感怀。
静待片刻,看湖水倒映亭影,听柳丝轻拂栏杆,闻罗汉松的幽香与花影的低语,感受时光深处的回响,你会忽然明白:韩愈一生坎坷,被贬千里,却未怨天尤人,在郴州的湖光夜色中,写下如此明亮的诗句。他是在感恩友人的陪伴,感恩自然的馈赠,感恩生命中哪怕短暂的欢愉,是以诗为舟,渡己渡人。有道是,真正的品格,不在于顺风时如何飞扬,而在于逆境中是否仍能心怀善意,懂得感恩。看看韩愈,想想自己,心底久违的情怀油然而涌:感恩那些在低谷时伸出的手,感恩那些照亮黑夜的微光,感恩这片土地曾承载过的苦难与诗意,感恩自己还能读一首千年前的诗,看一眼不灭的月光。每一次呼吸这绿荫间的清新空气,每一次沐浴这湖光月色,每一次感受这人间烟火的温馨,都萌生对生活、对社会深重感恩。
“叉鱼亭”,让每个路过的人,在文明的轮廓里,找回感恩的能力,整装待发。
整理梦想
往南门口回走,林间避暑的氛围又在润肺沐心。晚风穿林而过,树叶哗哗作响,仿佛继续深厚叙事。绿荫环抱中,中国女排“拼搏”塑像巍然矗立。她们腾跃、挥臂、扣杀,汗水凝成的弧线在空中定格,犹如一声呐喊穿越时空而来:梦想,从不轻言放弃;拼搏,就是最响亮的回答。
女排精神,是一种信仰。它是在逆境中奋起的勇气,是在压力下坚守的定力,是面对强敌时敢于亮剑的豪情,更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将平凡训练推向极致的执着。它揭示,成功没有捷径,唯有汗水浇灌;它昭告,个人的力量或许渺小,但团结一心,便能汇聚成排山倒海的洪流。这种精神,早已超越了体育的范畴,升华为品格强音,一种无论身处何境,都永不言败、永不放弃的人生姿态。
人生皆有梦想。但现实难免磕磕碰碰,命运也会弯曲波折。如果你正为梦想踽踽独行,感到疲惫、迷茫,甚至怀疑,请看看那不锈钢肌理在月光下的光泽,那是流淌的汗水;那紧绷的肌肉线条,凝聚着千百次重复的力量;那高高跃起的姿态,是穿云破雾的胸怀,是每一个平凡人内心渴望突破的指引。她们的光辉,不是天生的,而是用无数个清晨的晨练、无数个夜晚的加练,一寸寸锻造出来的。正如美国著名篮球运动员迈克尔•乔丹所说:“我可以接受失败,但无法接受放弃。”女排姑娘们正是用一次次跌倒后的爬起,诠释梦想的深刻内涵。
“拼搏”塑像,让普通人整理梦想,日复一日伴我们飞过所有拦网,跃向更高远的天空。
钟鸣九下,该归家了。回望湖面,月光正将韩愈的诗句写在粼粼波光上:“叉落浪翻浪”。这北湖的夜啊,诉说了太多事,唐时的诗,现代的梦,还有我们这些寻常百姓的身心健康。而明天黄昏,香樟林下,水月之间,会有无数个计步的身影,丈量这份静好,温暖这份信念。(全文完)
2025年8月于湖南郴州
作者自我介绍
我是生活在郴州北湖公园2街之隔的普通市民,好奇过中国女排姑娘训练的神秘竹棚,目睹过在改革开放浪潮中,北湖公园边上的汽车站、制药厂、玻璃厂、汽车修配厂等消失,换来的是北湖公园“日新月异”的变迁,以及公园苍劲古树,见证我从低矮平房住上楼房,北湖水面映着我从青涩势少年到皓首苍颜。退休的我,最大的爱好是每天晚饭后北湖公园散步,在行走中抓住健康,在感受中厚实生命。今作下此小文,聊表感想。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