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散文 > 正文

一切的纪念,只是为了重新开始

一切的纪念,只是为了重新开始

 

作者:张晓秋

 

烈士纪念日设立在国庆节前夕,自然具有特别的意义。它象征着如果没有烈士的无畏付出,哪来今天的幸福生活?如果没有漫漫长夜里英烈的英勇牺牲,哪来黎明时分艳艳红日的冉冉升起?

 

谁不热爱自己的祖国,谁不热爱自己国土上诞生的英雄?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砥砺前进的民族,不能忘记英雄,英雄的精神照亮了我们前进的征途。

 

今天我们设立烈士纪念日,我们缅怀英雄,只是为了记住英雄。一次一次地祭奠,一遍一遍地缅怀,祭奠是为了铭记,铭记是为了永不忘却,永不忘却是为了再一次重整行装重新出发。一座座人民英雄纪念碑矗立在我们的国土上,矗立在中华儿女为复兴中华而奋勇拼搏的精神原野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能深切地感受到:因为拥有英雄,我们自豪,因为英雄的荣耀,我们无比荣光。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人民英雄精神永垂不朽。

 

今天,我们以一个国家的名义为英雄设祭,以一个民族的名义向烈士鞠躬,绿水长流,青山长青,英雄精神,天高水长。英雄事迹根植于国土,英雄之歌深入民心。它被提炼成一种精神、一种意志、一种品质,一种可供世人瞻仰、仰望的理想和希望。当这种希望一代代被传承,当这种理想一日日成为现实,才有了今天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国土上的处处可闻可见、可喜可贺、可欢欣鼓舞、可赏心悦目的人民的安居乐业、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首都,在天安门广场,在全国各地的烈士园林中,人们一遍遍敬献花篮,一次次寄托哀思,仪仗兵铿锵的步伐坚定有力,管乐队低沉的礼乐庄严肃穆。短短一分钟的默哀未必能够寄托我们全部的哀思,但是在这一时刻,但是在此分此秒,我们让灵魂穿越时空与英雄心灵相通、惺惺相惜,英雄精神与我们躯体内沸腾的热血隔代呼应。一切都是为了脚下这片生生不息的热土,一切都是为了头上那片可供翱翔的蓝天,为了自由的国度,为了梦想和理想,在这里,就在这里,就在这铭记着荣耀和使命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下,肩上新时代的使命,不忘初心,重新出发。

 

烈士纪念日的第二天就是十一了。在今天的国泰民安的时代中,关于国庆,或者再也没有比参加一次升国旗更有意义的事了。

 

黎明时分,天安门广场已经聚集了很多自发前来参加升国旗的普通老百姓。北京的冬天来得比较早,仅仅是十一,广场上已经是白茫茫的一片白霜。人们不得不穿着棉衣、裹着围巾来抵御深秋清晨的严寒。天还没有大亮,迷离朦胧的晨光中,十里长街的街灯还亮着。东方的天空已经有一抹亮白的朝霞,太阳已经舒醒过来了,沉睡中的北京城已经舒醒过来了。

 

这是天安门广场每天早上都必定上演的一幕。三百六十五天,年如一日。5:45分,城门打开,“一二一,一二一”,迈着整齐的步伐,踏着铿锵的节奏,踩着激越的进行曲,共和国的升旗手们步履铿锵地迈过金水河,迈过十里长街,迈向天安门广场。每一个动作都铿锵有力,每一个表情都坚定不移,每一个步伐都铭记着信念,每一个眼神都赤诚忠贞,都无不以一种执着和坚定告诉自己、告诉整个世界,这是我的祖国,我爱我的祖国。

 

如果说一个人必须拥有一种信仰,那么对自己的祖国怀有深深的、忠贞不二的情感,不怀疑、不疑惑、不彷徨、不徘徊,就是最具有现实意义、时代意义的全民信仰。国旗升起的是一种理想,一种意志,一种力量的凝聚,一种全民信仰的传承。国旗所承载的民族信念、民众精神的凝聚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升国旗这种仪式本身的意义。

 

谁不热爱自己的祖国?谁不热爱脚下的热土地?爱它的广博无疆、源远流长,爱它的富裕强大,繁荣昌盛,即便它贫穷落后,即便它依然内忧外患,饱经沧桑。种种可以说诸于口的爱情之国,千千万万种报效祖国的方式,为了它的振兴富强,为了它的和平自由,为了它现在的未来的荣光繁华,我们愿意流尽一辈子的汗、一生一世的热血。但是,现在什么都不用说了;但是,现在什么都不用做了。无论你是教师医生,还是学生学者,是政府要员,还是普通老百姓,是卖菜的卖鱼的,还是养猪的养鸡的……此时此刻,在这片土地上,在这面红旗下,千言万语只是包含在一个简单凝重的仪式中,万语千言只是包融于一首雄壮激越、起初低沉激昂如西风沉吟、最终却变成排山倒海般的洪涛怒吼的国歌之中。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让所有的感情都任由那面纵情舒卷在猎猎西风中的鲜艳的红旗来表达吧,让所有的信念都由那首深入到灵魂深处的《义勇军进行曲》来传唱吧。在首都北京,在天安门广场,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在天南地北全国大大小小的城市和乡村中,红旗升起的地方就有我们艰苦卓绝奋斗的身影,红旗飘扬的地方都是我们安居乐业的自由乐土。

 

这真的是一个艳阳天,这真的是一个风轻云淡的时代。十月金秋,天高气爽,在千万双眼睛的深情注视下,在千万只喉咙低沉激昂的怒吼中,那一面旗和着初升的太阳一同冉冉升起,鲜亮的中国红飘扬在逼眼的碧蓝中。那一片蓝鲜洁澄澈、一尘不染,那一片红鲜艳夺目、振奋人心。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