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自由诗 > 正文

中艺诗歌丨吴颖丽:故乡的模样,再远都在心上



蒙古高原的天空

在这短短的旅程,

我时常梦见蒙古高原的天空。

那矮矮的天际像亲切的穹顶,

轻笼着大地上所有生灵的梦。

天空下的白杨树叶轻盈,

守护着乡村小路的寂静。

 

那路边零星的小屋,

最能把心弦上的温热触动。

仿佛让我看到旧时的亲人,

看到他们正从院落里走出,

脸上挂满拥我回家的笑容。

 

一个有故乡的人

故乡的米汤,

最能慰藉心肠。

故乡的模样,

再远都在心上。

 

那些熟悉的小路,

记忆中的门窗,

那些刻在心上的面庞,

最能融化风霜。

 

一个有故乡的人,

总会深藏一剂良方,

为自己疗伤,

治愈彷徨。

 

羽毛一样的云彩

不到高原深处的呼伦贝尔,

你是看不到我故乡的云彩的。

那些凝固的羽毛一样的云彩,

总能以静得有些神秘的姿态,

向为她呈现出江河逶迤的广袤之地,

交出永恒的洁白。

 

而在那江河与云彩之间,

一些叫得出名字,

或叫不出名字的鸟儿,

沐浴在天地之光的爱抚里,

不谙尘嚣,

并献出多情的鸣叫。

她们身无挂碍,

像极了羽毛一样的云彩。

 

秋天的原野

秋天的原野,

有她自己的情绪。

那是落叶发出的叹息,

是蜂蝶正在匿迹,

是她的孩子们欢愉后的沉寂。

 

枕着这无边的沉寂,

我竟沉沉的睡去。

 

在梦里,

我也变成了原野的孩子,

内心有无限的欢愉。

 

或许,

我还曾流下滚烫的泪滴。

在那些泪滴里,

尽是纵横交错的悲喜。

 

我曾被春天温柔以待

在一株挺拔的樱花树下,

我曾被春天温柔以待,

春意满怀。

 

它曾用花冠堆叠出耀眼的绚烂,

教我铭记热烈是生命之源。

它还用清芬欲滴的花蕊,

教我对高洁心生祈愿。

 

而那些飘逸的花瓣雨,

恰似轻抚辛劳的樱花谣,

教我懂得哀而不伤的隐喻。

 

明亮的生活

我热爱远行,

热爱车窗外的风景。

平野和田埂是这一程,

山川和牧歌是那一程。

天那么高,

地那么阔,

仿佛穿过明亮的生活。

 

而在某个无名的小站,

当列车停靠在黄昏的村落,

你的样子会忽然在心头闪过,

伴着一扇小窗,

和它透出的灯火。

 

也许,

我爱的不是远行,

也不是风景,

而是曾经的你我,

和曾经明亮的生活。

 

献祭

落叶飘零,

是山林对泥土的情义,

是一场深沉的献祭。

不到落英焐热大地,

这场献祭就不会止息。

 

沐浴在这盛大的献祭里,

我竟想要归去,

化作一捧深沉的静寂,

向着来处,

献祭。

 

花神

在某个清晨的原野,

我曾见过花神,

她曾用草尖上的露珠,

向我投来闪光的一瞥,

也曾用泥土里隐现的清凉,

赠我以随风轻扬的暗香。

 

而在黄昏,

在某个甜睡的夜的边上,

她曾再次温柔光顾,

悄然停驻,

以她甜美的目光,

轻抚我的梦乡。

 

寿光城南

今日小满,

我把思念寄给遥远的寿光城南。

那是母亲儿时的田园,

至今让她心心念念。

 

寿光城南有荷叶田田,

是她躲进湾里避暑的香伞。

寿光城南有槐花串串,

揉进面食的滋味至今绵延。

寿光城南的高粱地望不到边,

那随风轻摇的高粱红,

曾染醉她小小的心田。

 

据说到了小满,

北中国的谷物会开始灌浆,

南中国的江河也会日益丰满。

此刻,

我再次想象着母亲心里的城南,

那个亲切的乡野人间。

 

额尔古纳河的清波

终于,

在这迥异之地,

我梦见了你,

额尔古纳河的清波。

 

在你的清波里,

我看到自己秀发如漆,

仿佛我从未孑然一身把你远离。

我看到你年华锦绣从未老去,

仿佛你从未因我的远离而满怀泪滴。

 

在你的清波里,

我看到自己的每一个细胞,

都浸满你清冽的气息。

我看到你的每一道波痕,

都溢满奔流的勇气。

 

梦见了你,

我才懂得,

你的意义,

正是宽厚的养育。

 

梦见了你,

我才懂得,

我的天职,

正是跋涉千里。

 

额尔古纳河的清波,

因为你,

我愿与所有的冷热欣然相遇,

以你清冽而宽厚的名义。


吴颖丽,达斡尔族,内蒙古籍,现居北京,从事出版管理工作。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林业生态作协理事,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诗歌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著有《向日葵》等多部诗集,曾入围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中华出版促进会赠送"一带一路"国家书目。诗作散见《人民文学》《诗刊》《星星》《中国汉诗》等期刊,并入选多种年选。诗集《向日葵》等被译介为僧伽罗文、西里尔蒙古文、日文、俄文、法文及英文等多个文种出版发行。

来源:中艺诗歌作者:吴颖丽编辑:王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