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自由诗 > 正文

故乡地名手记(组诗)

故乡地名手记(组诗)

 

作者:夏志红

 

花山岭

 

一座美丽憧憬的山

古老传说的花儿树儿

光秃秃逶迤数十里

与涟水孙水相望

 

横亘在湘中故土的脐带

孕育出一代一代石伢子细妹子

他们渴望翻过青石古道

去山前山后的世界闯荡

 

天灵地杰,人才辈出

龙塘、桥头河、茅塘、石马山……

李聚奎、谭谈、梁稳根、易炼红……

把山的脊髓植根大地

把岭的精气醍醐灌顶

 

年轻人远走江湖

距离故乡越来越远

花山岭野花盛开

距离自然越来越近

 

应了吃斋念佛老娘的一句老话

现在的人需要的不多

想要的却太多

 

紫鹊界梯田

 

蚩尤故里,雪峰山奉家山系

玄鸟勾一轮弯月

丢在紫鹊界月牙山

秦人开荒种地

一垄垄月牙形梯田

八万余亩,四百余级

穿山越岭挂在云海中

宛如天上瑶池,人间仙境

脚踏三界,苗瑶侗汉琴瑟和鸣

水车争水翻坳,山有多高

田有多高,水就有多高

天然自流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全球农业文化令人叹为观止

梅山文化,代代相传

劳动改造世界,智慧改变生活

山高不如脚背高

天高不如人心高

 

老君殿

 

函关初度,紫气东来

妈妈生前常步行爬上的老君殿

许愿一家人平安

还愿平安一家人

据说特别的灵

 

老君殿建在花山岭的头颅上

慈航殿,三清殿,南岳殿,观音殿

像一个人高贵的耳目鼻唇舌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从宋香火延绵千余年

法雨宏施,祛厄禳灾,教化救度

福佑黎首,泽披周遭

 

我离家三十八年

第一次登上花山岭老君殿

还愿妈妈生前的一切许愿

了却凡间的渡劫

站在山顶一览江山如此多娇

美丽城市乡村国泰民安

 

龙山

 

四十八面龙山,踩在山径上

山高不如脚板高

人。顶天立地

 

迈左脚,提右脚

一步一步青云直上

绿的叶子,绵延的石阶长满青草

七脊七溪,婉转唱着妖媚的歌

爬山的人喘着粗气

汗水滴落在青石板上无声无息

 

岳坪顶风口嗖嗖

药王庙偶尔冒着香火

活动的人是地上移动的影子

诡异的云端,有个天外天

 

白马湖

 

你踏着四十八面龙山

骑白马十万里加急,为爱痴狂

邵水涟水相融望穿秋水

云山雾罩,千山万壑

相思的泪,刻骨铭心的爱

烟波浩渺一心成湖

白马湖像块明镜

倒挂龙山戏水鸳鸯

 

飞天遁地,桃花灼灼

一汪碧绿款款深情

少男少女翩翩起舞

青山,绿水,蓝天

羽翼仙大鹏展翅

从蓬莱岛踏波而来

润绿肥田百万亩

富足山村千万家

 

龙塘

 

深潭冒出的潺潺清泉

汇集成蜿蜒曲折的小河田间穿行向东

宛如蛟龙出水

滋润山村的人们

 

蚩尤文化源远流长

走南闯北图腾梦想

开国上将李聚奎驰骋沙场点兵点将

花山岭山道弯弯书写文坛精彩传奇

抬故事把梅山文化海外传播

珠梅土鸡上央视变成金凤凰

 

龙塘,龙塘

你是昆仑山的鹰含来的一粒尘土

龙塘,龙塘

你是洞庭湖的鱼吐出的一滴甘霖

幸福的人民采莲美丽乡村

悠然享受惬意爽快的南风

顺和二广高速的车轮

跟上新时代的潮流滚滚向前

 

仙女峰

 

春天在花山岭上采一朵野花

左眺月光岩羞答答的嫦娥

让我遐想仙女峰上仙女下凡

董郎牵着春耕牛

犁耕着夏的播种

秋天的收获,有点牛

 

鹊桥上短暂缠绵分离

织女踏着湄水汩汩流淌

入湘江滔滔不绝。泪滴洞庭

汇长江,一路东流归大海

天上银河

像冬天银装素裹一样

水天一色

老君殿的香火传承

生生不息,一代一代花山岭人

 

月光岩

 

两点决定一条直线

少年不知愁滋味

每天清晨我在花山岭放牛

抬头远望是月光岩的雾茫

我看到了山那边的希望

匆匆忙忙背起书包

朝月光岩的方向走去

 

面朝黄土背对群山

少年其实也知愁之味

下午放学丢下书包

我赤脚漫山遍野扯猪草刈冬茅

抹着汗水站起来休息的片刻

看到月光岩美丽的夕阳

脑海里满是走出大山的梦想

 

小时候眺望外面的世界

走出大山后的今天

我却时时梦到故乡的花山岭

和相隔千里的月光岩

总会让我泪眼婆娑

连躲在云端的月亮和星星

都在偷笑我的幼稚

 

石坑里

 

我是跟着父亲的血脉

从娘肚子里蹦出

落在石坑里的

就像花山岭上的小石

永远默默无闻

磕磕绊绊顽强生长

梦想长成大树

走出石坑里

才知道自己成不了气候

与生长的土壤有些关系

人生和江湖一样

不过是

从一个坑跳进另一个坑

 

涟源

 

春秋战国楚文化

涟水悠悠长

两千多个春夏秋冬

梅山文化日月星辰

新中国成立的东风

把昆仑山的火种

点播涟源大地七十年

社会主义建设的洪流

光明街上点亮万家灯火

民主街头人民当家做主

新建街道蓝田变成良田

 

不走回头路

改革开放一路凯歌

热情与激情

创业与创新

四十年砥砺奋斗

敢教日月换新天

在龙山山脉图腾

一代一代人的精气神

在涟水河畔薪火相传

 

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美丽城乡,绿水青山

改革开放永不停步

新时代鼙鼓催征程

我们攀登在四季如春的龙山

白马湖不忘初心

我们闯荡在碧波荡漾的涟水

花山岭勇于担当

美好生活新时代天人合一

清新雅致的湄江风光

振兴图腾的将军故里

满眼的绿氤氲诗词之乡

谱写着涟源盛世华章

 

桥头河

 

湄水媚

涟水漪

一水汪汪出洞庭

美丽的家乡哟

温润的梦香

五谷丰乐

我们的桥头河……

 

桥头河

桥头河

中间低哩两边高

美丽的家乡哟

温柔的梦香

国泰民安

一枕闹到五更灯……

 

湄水

 

天上的明月

故乡的河

 

湾湾的湄江

小鱼欢乐的童年

 

香饽饽的味

中秋前的牵挂

 

君子之交淡如水

文友之情鱼水欢

 

浓缩在锅碗里

回味在咀嚼中

 

咫尺天涯团圆

乡愁共此时

 

  【作者简介】夏志红,笔名中秋月,高级政工师,湖南涟源人,198410月入伍,1998年从驻深圳部队转业调到中山工作。中国散文学会、中国电力作家协会、湖南省诗歌学会、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有文学作品在《解放军报》《解放军生活》《当代电力文化》《中国电力报》《湖南文学》《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学习强国等报刊平台发表,先后出版文集《一首澎湃的歌》,诗集《经过爱情》《花山岭》《他乡是故乡》。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

作家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