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假(现代长诗)
袁竹
晨光洇开宣纸边缘,
蝉鸣碾碎暑气,
孙女的手心汗珠,
在棉布上结出微小的湖泊。
我们推开书店的玻璃门,
冷气裹挟旧纸的沉香,
她帆布鞋的哒哒声,
像弹珠滚向儿童区,
红绳羊角辫,
在书脊间忽隐忽现,
恍然三十年前,
女儿踮脚够童话的姿势,
在记忆的柜台前轻轻摇晃。
茶座陷在社科区尽头,
墨绿丝绒怀抱,
如温存低语。
窗外青瓦屋顶,
瓦松托举晨露,
紫砂壶喷出的热气,
在玻璃上凝成薄纱。
普洱舒展如迟暮的花,
深红汁液漫过白瓷,
留下老树皲裂的痕。
舌尖触到勐海云雾的苦,
随后整座山的甘冽漫溢。
沙发角落,
黑包静伏如被弃的琥珀,
金属搭扣的冷光,
映照经年摩挲的针脚。
拉链轻启的“咔嗒”,
如耳畔低语,
夹层骤然洞开:
褪色布虎垂落车钥匙,
社保卡上温婉的笑,
九十年代拘谨未消;
七张卡片叠成鳞片,
红钞在暗处,
如团灼灼跳动的火焰。
没有名片,
没有署名的纸片,
它被抽空身份,
成为孤立符号,
维特根斯坦说:
“世界是事实的总和”。
此刻物品们,
不过是脱离句子的单字,
在虚空里留下无意义划痕。
我挪动它,
丝绒吞下棱角,
如同吞下沉默的秘密。
茶香织网,
时间在网眼爬行。
人影浮萍般流转:
白衬衫掠过习题集的海洋,
高跟鞋敲击声,
消失在历史深处。
眼镜男人目光扫过,
终又转身。
两小时,
一百二十三人经过,
却无人为这黑色逗点,
稍作停留。
它伏在生活间隙,
像被省略的标点。
普洱续水三次,
琥珀色渐褪成浅黄,
似夕阳沉入远山。
它在此处,
却又透明;
盛满痕迹,
却切断联系。
维特根斯坦说:
“语言的界限即世界的界限”,
它站在我语言的边界,
像无法翻译的方言。
妇人鬓发散乱,
少女校服沾着纸屑,
攥紧的《百年孤独》卷了角。
“先生,您见过……”尾音,
如被风揉皱的纸。
我指去,
她眼睛瞬间点燃。
反复开合拉链三次,
才按住胸口长出:
“老母亲住院……手术费……”
少女怀中的书页,
噙着未坠的露珠。
推辞谢茶,
紫砂壶倾倒凉茶,
发出玉珠碎裂的清响。
她们转身离去,
羊角辫紫丝带轻晃,
像微小的告别旗语。
维特根斯坦说:
“对于不可言说之物,
必须保持沉默”。
可那颤抖的指尖,
睫毛上的泪珠,
两手相触的温度,
比语言更沉,
像河床承托流水,
在静默里奔涌。
书页声漫过,
如风吹稻田。
新沏的普洱,
茶叶如溯流而上的鱼。
杯底晃动的光晕,
突然教我彻悟:
语言是茶杯,
盛得住茶汤,
盛不住茶香;
能描摹包的形色,
却装不下妇人失序的心跳,
装不进瓦松影子,
在等待中移动的轨迹。
孙女抱来《恐龙百科》,
霸王龙牙齿闪光:
“姐姐说要谢戴蓝帽的爷爷!”
笑声荡开无形的涟漪。
我们步出书店,
阳光将街道晒软。
冰粉推车旁,
红糖水晃出琥珀光。
我任那湿意透过棉布,
在掌心酿成温泉。
街市如翻开的书页,
词语各安其位。
穿西装的步履匆匆,
卖花车缓缓挪动,
电动车铃声掠过。
维特根斯坦说:
“世界独立于我的意志”。
这独立里藏着默契:
包终会回到主人身边,
迷途的孩子总被找到,
此刻我牵着孙女的手,
走在无数手编织的网中,
踏实得无需言语。
夕阳拉长影子,
孙女哼着不成调的歌,
恐龙书页哗哗作响。
那黑包或许已躺在某处沙发,
旁边是刚削好的苹果,
布老虎挂件在灯下轻摇。
它结束“遗失物”的旅程,
回到生活轨道,
如放回句中的词,
突然有了温热的含义。
晚风吹来栀子香,
孙女踮脚握住飘落的槐叶。
钥匙会遗失又被捡起,
约定会忘记又被记起,
风拂过我的鬓角,
又将吹向谁人窗棂。
语言能说清“遗失”与“找回”,
却说不清——
茶汤里缓缓沉降的叶脉,
失主眼中倏然点亮的星,
此刻掌心传来的温度,
这些才是生活的质地。
它们如空气、阳光、暗涌的河,
支撑我们走过每个平凡日子。
维特根斯坦说:
“凡可说的,可说清;
凡不可说的,必须沉默”。
而沉默深处,
正涌动着人间最深的信赖。
此刻暮色渐浓,
我们无需言语,
却知晓每一步的方向。
这原是生活本真的语法,
无需逻辑,
只需用心解读,
便能懂得。
作者简介:袁竹,四川德阳人,作家、画家、文艺评论家,逍遥画派创始人,代表著作《中国当代名家画集·袁竹》(天津人美版);《中国高等艺术院校名师教学范本(二)·袁竹山水画作品选》(河北美术版)。袁竹创作小说、散文、诗歌、文学评论等400余万字,发表在“中国作家网”“精神文明报”“四川农村报”“少年先锋报”“作家网”“起点中文网”“喜马拉雅”等各大媒体。歌词《石榴红》荣获“词曲中国2025当代百首优秀作品”大赛决赛金奖。 长篇小说《东升》《平遥世家》《地火长歌》在中国作家网“长篇连载”栏目连载。文学评论《新世纪蜀韵:四川作家笔下的文学版图》《阿来:于藏地书写中构筑文学的宏大宇宙》《〈贾平凹文选〉:当代文学灵魂的多棱折射》《时代浪潮下的生命之歌与存在之思 ――评王十月长篇小说<不舍昼夜>》等四十多篇论文被中国作家网发表,其中“中国作家网文学好书2024年度十佳”系列评论引关注。“作家网”刊载《东莞文学:钢与笔交织的时代和弦》《<白毛女>的艺术融合之旅》《山河为证:抗战精神的时代长歌》《光影铸魂——解码中国电影的文明重构与精神谱系》等艺术评论50余篇。长篇小说《东升》单行本由国家级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