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绳搓成的乡愁(组诗)
【作者简介】张方江,笔名半禹,1972年生,山东齐河人。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齐河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出版诗集《编织了N年的爱情》,出版诗合集《风行四季》。作品散见于《时代文学》《山东文学》《青年文学家》《北京诗人》等报刊。
麻绳搓成的乡愁(组诗)
张方江(山东)
搓麻绳的父亲
父亲的手掌沟壑纵横,一如干涸的黄河故道
他弯腰在荷塘沤麻时,倔强的淤泥漫过膝盖
像吞没故乡的童年时光
红麻在水里泡软了筋骨,我和妹妹剥开腐熟的皮
那气味突然击中三十五年后的我
在写字楼的电梯里打了个趔趄
父亲搓绳的姿势像在祈祷,麻丝慢慢地勒进掌纹
渗出淡红色的汗。这根绳子捆过麦垛、拴过耕牛
如今在我西装的内衬里,只留下惶恐的刺痒
黄河改道的轨迹
站在大桥上看河水转弯,突然发现父亲小腿上
凸起的静脉,和黄河改道的轨迹一模一样
水泥加固的堤岸下,羊群还在啃食儿时夏天的草根
牧羊少年挥鞭的弧线,与父亲收麦的镰刀
在夕阳里达成无言的和解
食品厂加班的深夜,我听见显示器传来流水声
那是父亲割麦子的剪影,在蓝光里
弯成了月牙的形状
母亲的包裹
生日那天,我收到老家寄来的麻绳,打开时
荷塘的鱼腥味,瞬间淹没了咖啡的香气
我西装口袋里的麦粒,在空调的暖风中
悄悄探出嫩芽。此刻老屋的房梁
正裂开三指宽的乡愁
碑上的雨痕
清明节的前一天,妹妹打电话给我
说父亲的墓碑,被酸雨腐蚀出了奇怪的纹路
就像我们小时候,在黄河滩涂的涂鸦
妹妹告诉我,烧纸钱的青烟升空时
突然幻化成父亲吐的烟圈
又仿佛荷塘里采藕人脚边的,一圈圈涟漪
中秋的月亮
工地上的月亮像个旧轮胎,沿着打工人的思念滚动
父亲说麻绳要趁夜搓,月光会把纤维
浸泡得更加柔韧
现在我站在河务局窗前,看监测仪上的泥沙数据
突发奇想,可否改成思念的浓度,一旦警报响起时
我能品尝到,童年收麦时汗水淌进嘴角的咸
麦收的信号
今年麦收用了新方法,无人机叼着麻绳飞过
老家的麦田。手机信号里传来,儿时芦苇拔节的声音
跟在母亲蹒跚的背影后面
我恍惚看到,父亲从浑浊的河水里,缓缓直起腰
脊椎骨发出,麦秆断裂的脆响
灯茧
煤油灯把母亲的影子,纺成我头顶的茧
那顶旧棉帽总在深夜,伸出温暖的触须,舔食作业本上的蓝墨水
母亲剪灯芯时溅起的火星,落在我十六岁的鬓角
烫出一弯新月,灰烬堆里我们共同养大的茧
始终没学会破蛹
三十五年来,松脂的香气从我的太阳穴渗出
像未熄灭的灯烟,那些灼伤的棉絮
今夜又化作星辰,钉在加班的玻璃窗上
老家的月光太凉,母亲用皱纹编织渔网
打捞沉没的灯影。而我新生的白发
依然保持着,被母爱灼伤的弧度
故乡的池塘
推土机吞下最后一片沤麻池
故乡的荷塘,即将成为回忆中的画面
我在惋惜,真正的麻绳需要,血泡、老茧和
三更半夜的咳嗽声
现在它们正变成旅游纪念品标签上
一个陌生的跨界故事
记忆的河床上,那一刻父亲搓麻绳的手
似乎拧干了整个雨季,麻丝嵌入他的掌纹
渗出黄河泥土的锈色
顾 问:周文海 李成虎
刘 川 车延高
许 晨 铁 流
赵 智 周 习
社 长:任 重
主 编:任 立
编辑部主任:郭 卿 邓一鸣
编委会主任:吴宝泉
秘 书 长:任 真
投稿邮箱:手机:15589030966(微信)
《诗歌高地》源于2013年,我做山东省作协《时代文学》(双月上)执行主编时在刊物设立的一个栏目。记得那是2014年初冬,我和原济南军区《前卫文学》主编张乡林到东营采风,站在黄河的入海口,我对陪同我们采风的胜利油田作协秘书长、我的宗亲大哥、著名诗人任真说:我们一起做一个《诗歌高地》公众号,弥补充实纸质媒体的短板,注册费用我们各一半,我推荐诗人和他们的作品,你具体排编。这样,我们注册认证成功后。从第一期在2015年2月6日推发了著名诗人李轻松的诗开始,接着每天推发一位著名诗人。后来任真兄广泛组稿,推发了不仅有国内优秀诗人,也推发了好多国外著名大诗人的诗歌以及诗歌理论。《诗歌高地》在国内外的诗歌界产生了积极广泛的影响,真正为中国诗歌和诗人的传播和推广做出了实实在在的好事实事。2017年1月,《诗歌高地》在国家商标局成功注册。诗歌高地已经成为中国诗歌界的名片。文学的建设与发展,是靠全民族的热情和参与。现在,诗歌高地重新组成工作团队,继续与作家网联合打造中国最优秀的诗歌,推发最优秀的诗人。
来源:诗歌高地
作者:张方江
https://mp.weixin.qq.com/s/AhJQE4xQQyzuH_X6E7Xq5w?scene=1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