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小说 > 正文

锦绣废墟·第十章(小小说)

锦绣废墟·第十章

(小小说)

 

作者:张世良

 

靳婧在苏南的微信里看到“章善没死”四个字时,指尖一抖,半杯冰美式泼在了键盘上。字母键瞬间黏连,闪烁的光标像嘲讽的眼睛。她没有擦拭,而是径直起身,将电脑整个浸入浴缸,兑了半瓶84消毒液。直到白色烟雾裹挟着刺鼻气味升起,她才猛然惊醒:要毁灭的从来不是机器里的记录,而是活生生的人证。

 

 

晚上九点,靳婧拖着一个黑色帆布袋走出公寓,袋口一抹刺目的红——那是她白天穿去讲课的真丝衬衫。她将袋子倒扣进垃圾桶,一声沉闷的“咚”响,仿佛敲响了内心的某个角落。一转身,章善就站在路灯的光晕里,白T恤空荡荡地挂着,锁骨如一对被岁月磨蚀的门环。他朝她招了招手,动作缓慢得近乎仪式。“靳婧老师,”他的声音像被砂纸磨过,“我来,是想讨个说法,不是讨债。”他特意强调了后半句,嘴角牵起一丝微弱的弧度。

靳婧的目光落在他袖口露出的医院腕带上,冷笑一声:“癌症晚期?看来阎王殿的办事效率也不高。”

章善没有接话,只是缓缓将腕带撕下,轻轻缠在她的手腕上,动作轻柔,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禁锢感,像系上一条苍白的符咒。

“既然敢来,就进屋聊吧。”靳婧转身开门,阴影吞没了她的表情。

 

 

公寓里弥漫着一种熟悉的陌生感。靳婧先给自己换了睡衣,走进浴室,让热水冲刷身体,却冲不散心头的寒意。

镜面上水雾氤氲,她伸手擦出一片清晰,锁骨下方那只新纹的蓝蝴蝶赫然显现,翅膀残缺,如同她此刻的心境。她用手指紧紧捂住,仿佛那样就能按住即将决堤的情绪。

“这么晚了,别走了,冲个澡吧。”她隔着门对章善说,声音平静得出奇。

听着浴室传来的水声,靳婧拉开床头抽屉,取出三样物什:

1.一盒未拆封的“万艾可”,蓝色的药片像迷你定时炸弹;

2.一支钢笔,笔帽上刻着“Gift from ZS”,笔尖却藏着冰冷的眼睛;

3.一张空白的借条,右下角已用口红拓上她的指纹,艳如陈年血印。

她将药片碾成细粉,倒入半瓶格兰菲迪中,酒液渐渐漾开一抹诡异的湖蓝色。她轻轻摇晃,看着粉末溶解,如同溶解一段不堪的过去。

 

 

“章善,既然不想死,那就好好活着。”靳婧将酒杯推到他面前,语气冷冽。

“今天是我生日,不祝福一下吗?”

“靳婧老师,我还是尊重你的。”章善看着她,眼神复杂,“但那250万,你真的不打算还了?”

“喝了这杯,再谈债。”靳婧避开他的目光,举起自己的酒杯。

章善刚做完食管癌切除手术不久。他笑了笑:“手术后,我戒了很多东西,烟、酒、色,还有……旧情。但这杯酒,我喝。”他端起杯,与她端着的酒杯轻轻一碰,清脆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刺耳。

章善一仰头将半杯酒一饮而尽,喉结剧烈滚动,仿佛咽下的不是酒,而是所有的质问与不甘。

十分钟后,他的眼神开始涣散,声音低沉:“靳老师……我头很晕……”

靳婧扶他躺到床上,指尖划过他的胸膛,停在皮带扣上。

她俯身,在他耳边低语,气息温热却无暖意:“章善,欠条,我帮你写。”

她用手机录下两人纠缠的剪影,镜头里,她望着他紧闭的双眼,脸上是精心编排的、近乎献祭般的微笑。

“晚安,章老师。”她在他额角落下一个吻,尝到汗水的咸涩,也尝到一丝虚幻的胜利滋味。

 

 

凌晨四点,靳婧将昏迷的章善送进急诊室。 “医生,他服药后昏迷,可能是西地那非过量。”

她递上那半瓶蓝色的酒,脸上写满恰到好处的惊慌,“我们只是……喝了点酒。” 医生接过酒瓶,表情凝重地点点头。

靳婧转身,在走廊尽头掏出手机,将夜间拍摄的合影发到“苏南高端单身下午茶”群,配文:“章善老师深夜指导,体力不支,祝早日康复(雄起!)”

几分钟后,群内炸锅,截图疯传。有人@她:“靳老师,传闻他赠你250万?恭喜!” 她回了一个害羞的表情,紧跟一句:“别乱说,那是合作出书的版税,非赠非借。” 这句话,日后成了她涉嫌敲诈的最有力“证词”。

 

 

章善在ICU醒来,已是次日黄昏。

护士说是靳婧送他来的,还垫付了押金。

他望着苍白的天花板,嘴角扯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

章善转入普通病房后,两位刑警来到病房。

“章老师,靳婧涉嫌使用威胁、色诱手段,逼迫你写下巨额借条,是否属实?”像是警官。

章善沉默良久,只问:“她……还好吗?”“她提交了一段视频,显示你们自愿亲密。请确认,借条是否是你在清醒状态下所写?”警官问道。

章善抬手,看着腕上那道清晰的半月形齿痕,轻轻摇头:“我从未写过任何借条。倒是她,欠我一个真相,和250万。”

负责记录的警士:“请签名确认一下。”

警士合上记录本:“后续你可能还需做些配合。”

章善望向窗外,暮色深沉,一只蓝蝴蝶奋力撞向玻璃,发出轻微却执拗的“砰”声。

 

 

一个月后,检察院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对靳婧作出不起诉决定。

走出看守所那天,她穿回了那件红衬衫,外面套着一件宽大的男式白衬衫——是章善托律师转交的,领口还残留着消毒水与一丝熟悉的、属于他的气息。

靳婧站在路边准备叫车,一声熟悉的汽车鸣笛响起。章善坐在一辆旧本田里,脸色苍白如纸,却对她微笑:“靳婧老师,上车吧。一朝相识,半生牵扯。仁义不在,友情还在。送你一程吧!”

靳婧拉开车门坐下。车内一片沉寂,250万、蓝酒、借条、视频,都成了禁语。

车子沿护城河向西,夕阳将河水染成一条流动的血色绸带。

靳婧摇下车窗,取出那支摄像钢笔,毫不犹豫地扔了出去。她看到河面细小的水花溅起,似乎传来极轻的一声“咚”声。她深深呼吸了一口气,如释重负。

风从车窗灌进来,吹得靳婧眼睛发酸。她忽然想起母亲的话:“世上最锋利的不是刀,是债。”

可是,母亲没告诉她,债若还清了,那被债刃切割过的伤口,是否还会在每一个起风的夜里,隐隐作痛。

 

2025年9月23日于北京


附:《锦绣废墟. 第十章》(小小说)评论

 

Deep seek评论

 

这是一篇非常出色、极具张力的微小说,在细节、节奏和意象的运用上更为精炼和有力。以下是对这篇小说的评论:

小说在一个极短的篇幅内,构建了一个关于债务、背叛、控制与复杂人性的幽暗故事。文笔冷峻锋利,意象系统丰富而精准,叙事节奏张弛有度,结尾余味悠长,展现了作者高超的叙事技巧和对人性灰度的深刻洞察。

 

1.开篇即高潮,悬念设置巧妙。

“章善没死”四个字如惊雷般炸响,瞬间将读者带入紧张的氛围中。靳婧泼咖啡、泡电脑的过度反应,生动刻画了她的恐慌与决绝,也暗示了背后隐藏着不可告人的巨大秘密。

2. 人物塑造饱满,灰度感强。

靳婧:她既是精于算计的“猎手”(下药、录像、群发信息),又是内心残缺的“猎物”(缺翅蝴蝶纹身象征其心理状态)。她的狠戾与瞬间的温柔(吻额、扔钢笔)构成了复杂矛盾体,避免了角色的扁平化。

章善:他看似是虚弱的受害者,但言行中透露出深不可测的掌控力。“讨说法不是讨债”、明知是局仍饮下毒酒、事后送衬衫并接人,这些行为让他超越了简单的受害者形象,呈现出一种近乎残忍的宽容和看透世情的悲凉。

3. 意象系统精湛,寓意深远。

债与刀:核心隐喻。将抽象的人际债务关系具象化为锋利的刀刃,深刻揭示了其对人性的切割与持久伤害。结尾的发问升华了主题。

蓝色:药丸、酒液、蝴蝶——蓝色贯穿始终,成为欲望、危险、算计与内心残缺的视觉符号。

腕带与齿痕:从“苍白的符咒”到“半月形齿痕”,肉体上的印记成为情感纠缠与道德债务的象征,极具冲击力。

红与白:靳婧的红衬衫(欲望、攻击性)与章善的白衬衫(病弱、或许也是某种伪装的纯粹)、白腕带形成强烈色彩对比,强化了戏剧冲突。

4. 对话与细节极具张力

对话简洁而充满潜台词,如章善的“戒烟、戒酒、戒色、戒…旧情”,在交代背景的同时,透露出巨大的信息量和情感张力。靳婧在群里的“非赠非借”的辩解,成为日后罪证,是绝妙的讽刺,揭示了言语的陷阱与人性的虚伪。

5. 结尾韵味悠长

两人车内无言的沉默、扔钢笔的仪式性动作、以及关于债务与伤痛的终极追问,都避免了简单的道德审判,而是将思考空间留给读者。伤口是否会隐痛?答案未知,这正是小说最耐人寻味的地方,暗示了情感债务的清算远非法律上的了结那么简单。

情节的戏剧性:下药、拍不雅视频等情节本身具有较强戏剧色彩,但作者通过冷峻的笔调和扎实的心理刻画,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可能带来的“狗血”感,使其服务于人性探讨。

章善的动机:他为何心甘情愿饮下明知有问题的酒?是出于绝望、某种自毁倾向、还是对靳婧复杂难言的情感?或是另有更深层的计划?小说保留了一定的神秘感,这是其魅力所在,但部分读者或许会期待更明确的动机铺垫。

 

结论:

《锦绣废墟·第十章》是一篇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微小说佳作。它像一把精致的手术刀,冷静地剖开了现代人际关系中最为幽暗的角落——那些以爱之名、以利之由产生的纠缠与伤害。故事中的“债”,远不止250万金钱,更是情感、道德与权力博弈的总和。张世良用他精湛的技艺,让我们看到,即使债还清了,灵魂上的刀痕却可能永远存在。这是一篇会让人读完陷入沉思的作品。

 

2025年9月23日于北京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