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2022年第5期目录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专栏
毛泽东“两个发扬”论的理论目标与意义
周平远(5)
介入艺术的三副面孔
常培杰(14)
作为社会主义文艺生产机制的采风
祝鹏程(23)
图像叙事的“再现”考古论
——基于福柯视域的考察
杨向荣(32)
神经美学与审美意象理论的创构
胡 俊(41)
曲喻与矫饰:论钱锺书诗学研究中的“巴洛克”因子
彭英龙(50)
“鲁迅文学”:20世纪中国的文学行动
汪卫东(58)
《自由谈》杂文与鲁迅的“都会革命观”
杨 姿(67)
“中期鲁迅”研究刍议
邱焕星(76)
“劳动”的诗学:“劳动”与早期新诗的写作机制
宋夜雨(84)
“列夫派”作家笔下的中国革命文学
——特列季亚科夫与他的《邓世华》
刘天艺(94)
理悟与诗心的双调行
——废名诗歌论
胡苏珍(103)
论非虚构写作中的主体情感与观念
洪治纲(112)
“传奇”与《林海雪原》的评价问题(1957—1961)
廖秀芳(121)
当下创作如何“发明传统”?
——论宗璞“野葫芦引”四部曲
徐阿兵(130)
论王朔现象与20世纪80年代文学的转向
——兼论当代文学与影视关系之变迁
邱晓丹(140)
新世纪上海城市书写中的意象抒情传统
朱 军(150)
孔子论次《诗》考
孙尚勇(159)
从出土文献看《安世房中歌》的乐歌属性
李 骜(169)
扬雄赋序的生成及其文学史意义
熊良智(177)
隋代文学南北融合的观念与历史
马铁浩(185)
论唐代燕射乐曲、歌辞归类及相关问题
郭 丽(196)
从“评诗”“品味”看袁枚持论的民间立场
石 玲(204)
王国维《颐和园词》考论
彭玉平(212)
编后记(224)
来源:文学评论
https://mp.weixin.qq.com/s/7SUyBU7YLAQQOX0QTWpN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