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评论 > 正文

讴歌时代,抒写人民

讴歌时代,抒写人民          
——浅析杨杨报告文学《爱的呼唤——中国坝上老人与一百一十个孩子》
 
 
文学,终究是一种感动。没有感动,哪来的唤醒,哪来的引领,哪来的思索,哪来的拷问?
有幸拜读杨杨的作品中,尤其是报告文学,无论任何时候,都是高昂的激情,弘扬的旋律,传播的能量,善美的呈现。
杨杨的报告文学《爱的呼唤——中国坝上老人与一百一十个孩子》发表《中国报告文学》(2017年5期),一经推出,便引发广泛关注,并且荣获第八届“中国时代风采”报告文学金奖。作品真切地讲述了生活在坝上高原尚义县甲石河乡武俊的先进事迹。一位中铁六局退休职工,一位普通的山村老人。平凡中的闪光,点滴中的感动。充满着大爱与无私,仁慈与善美。作品情意绵长,娓娓叙来。在人性与道德回归的当下,显得尤为珍贵。无疑,成为了精品力作!
作品通过讲述武俊老人的漫长的人生经历,从解放初期到改革开放,再到新的世纪,其叙述跨度之浩繁,情节铺垫之艰难,浓缩精炼之新颖,人物刻画之生动,没有深厚的文学底蕴和扎实的创作技巧,是很难驾驭和把控的。犹如构建的楼阁一样,既要有宏大的场景,又要有夯实的基础,更要有足够的材料,其造型,其格局,其层次,其别致,其优雅,其艺术,其唯美等等,都是绘就的蓝图。特别是作品中的人物、事件、情节,以及时间、地点等等的叙述,绝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概括的,更多的是延伸,是走近,是呈现,是真实,是强化。读之,令人怦然心动。诸如,“……近乎平坦的屋脊上,低矮的烟囱里,偶尔飘忽着一缕惨淡的青烟,仿佛见证着主人半死不活的存在或远逝的气息。事实上,已经是十室九空了,更多的人家外出逃荒,即便留下来的,早已是皮包骨头或气息幽微了。说不出的啼饥号寒。简陋的屋子里,似乎只有一条土炕铺着一块破旧的席子,就像火烤似的,散发着一股酸臭的异味。空荡荡的米罐里,不知何时落满了厚厚的灰尘……”
“……就见钢轨离开地面,抬轿似地晃悠着,一步一步地往前挪。压在身上的杠子深深地嵌在肩胛里,肿胀着、麻木着、殷红着,似乎压折了浑身每一根骨头,甚至发出磔磔的脆响……”
“于是,他来到了一家砖厂,来到了最卖苦力的地方。整天拉着砖坯子,码窑、出窑。这是年轻人几乎干不了的,也不肯干的苦力活儿。尤其是出窑,烘热的几乎能把人当场窒息。很多时候,还没走进窑门,就被滚烫的热浪晕倒。浑身的汗水犹如雨水浇过。原本酷热的季节,加上烧窑后的高温,烧好的砖坯子还没装满推车,就听“呯”地一声,轮胎便受热爆裂了,荡起的尘土不啻于炸弹。一车又一车的红砖装满又推出,一桶又一桶的凉水喝了又喝,整个人就像老牛一样。满头的汗水甩一下都会模糊着视线。豆大的汗滴顺着光膀子流淌,水蛇似的窜到裤腰,再顺着两腿灌满了鞋子。踏着那满地的尘土,浑身铜锈一般,泥塑一样。根本看不出,是否穿着衣裳,甚至看不出面庞的轮廓,唯有眼睛和嘴巴,一圈一圈的扩散着,显得那么愕然和夸张。一天的劳作之后,即便泡到澡堂里,似乎也分不清自己是什么模样……”
“解放前,这里河床淤积,几乎年年都在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几场大雨过后,整个淮北平原都将成为了一片汪洋。而在临泉,更是四面环海,浪起风高,刹那间,仿佛就能被洪水吞噬。房倒屋塌,似乎再平常不过了。每当洪水来临的那一刻,犹如万马奔腾似地咆哮着,一浪高过一浪,漫过田间,漫过村庄,漫过小桥,漫过大街小巷,冲开街门院门屋门家门。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也无论是盛夏还是秋末,咕咕地灌满屋子,即便逃生,都不再可能。瞬间,所有的家底和生命,全部被吞没了。盆盆碗碗随着漩涡若隐若现。哭爹喊娘的扑腾更是令人恐怖和震惊。即便有人拼命地爬上大树或屋顶,其实也休想逃脱厄运,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洪水泛滥,困兽似的涌来又卷去,顿然间,将那逃到屋顶上的孩子或父母,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就像落叶一般……”
每每读着这样灵动的文字,悲凉的语句,原以为是小说,是散文,是剧本,让人意犹未尽,深切骨髓。作品打破了以往报告文学的枯燥乏味,甚至是干巴巴的讲述,给人以强大的语境冲击,美学共鸣,艺术享受。正如《中国报告文学》主编,著名评论家李炳银先生评述的那样:杨杨的作品不仅呈现了宏阔的历史场景,也呈现了人物内心世界的温暖与善美,甚至是悲凉与喜悦,以及纷纭变幻的新旧社会。作品充满了人性的呐喊,以及对生命的眷顾与呵护,彰显着普世价值和人文情怀。是不可多得的精品力作,为中国报告文学呈献了一道丰盈的盛宴。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著名报告文学作家何建明同样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杨杨的报告文学是一道亮丽的彩虹,非常值得关注。其作品的内涵,所要表达的社会价值和人生哲学,蕴含的思想力量和艺术火花,以及对真善美的弘扬与假恶丑的抨击,都是当下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主流与承载!
作品洋洋洒洒,三万余字,每一章都是一个感人的故事,每一节都是生动的描述。无论是六十年前苦难的昨天,还是六十年后美好的分享,不变的始终是作品主人公持之以恒的救助与真情。演绎了人间大爱。用火热的生活谱写了生命中壮丽的诗篇。正如文中表述的那样:眼下,有多少人喜欢作秀,甚至出尽了风头。然而,这秀,谁又能做得来?这样的风头谁又肯面对?那怕坚持三个月或一年;那怕经历一个月或半载。他却默默无闻,六十多年,大半个世纪,一路走来,无怨无悔。早已看淡了追名逐利。这时何等的圣洁,又是何等的纯粹!巍峨的像大山,晶莹的像星宇,清澈的像溪流。
人到无求品自高!
这就是武俊老人,这是一个时代的符号,永久的记忆,直到生命最后时刻,依然没有忘记为救助的孩子们做出可口的饭菜,没有忘记那一张张笑脸。一生救助了一百一十个孩子。铁路修到那里,爱心便会播撒到那里,即便是退休返乡,一样坚持。
无论是云南富源县张宝全,还是湖南汉寿县钟福初;无论是河南邓县张立坤,还是湖南甄现荣;无论是河南临泉县彭广天,还是河北怀安县边永亮;无论是广东博罗县阿全,还是陕西宝鸡高富强;无论是山东沂蒙武玉祥,还是乌兰察布孔明明;甚至是老家甲石河赵强、刘二军、武贵栋,张北安小建,候闰喜等等。都是老人救助的对象,一生的牵挂。
“就在孩子们放学回来后,看着爷爷静静地躺在炕上,谁也不忍去打扰。然而,爷爷再也没有醒来过。竟然是那样的平静而安详。就像睡熟了一样,永远地走了。
“爷爷……爷爷……”孩子们到底意识到了什么,拼命地哭喊着,和着那淅淅沥沥的秋雨,凭任泪水哗哗地流淌着……
就在老人出殡的日子里,周围的村民全都赶来了,眼含着热泪,随着那呜咽的山风,和着那蒙蒙的细雨,伴着那飘零的落叶,默默地,为老人送上了最后一程……”
怀着崇敬的心情,作者几度奔波全国各地,不辞劳苦,多次走近当事人,感知曾经的生活和家境,以及昨日的忧伤,远逝的岁月,还有今天的幸福,饱蘸笔墨,用如椽大笔,为读者,也为我们波澜壮阔的时代献上了宝贵的精神食粮。
胸中有大爱,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正是中国报告文学作家的担当和使命!
品读杨杨作品之魅力,那种凌厉的笔触和透视生命的洞察,以及走近心灵的顿悟和阐释,总会给人一种超然的智慧和力量,一种明媚的阳光和温暖,一种无言的动容与抚慰,一种澎湃的激情与洗礼,一种深沉的思索与追问,一种美好的向善与憧憬!尤其在人们精神空虚,信仰缺失,道德衰落,社会浮躁的当下,以及文学日渐边缘的今天,犹如一缕清新的惠风,成为了一种明澈思绪的沉淀,一种豁达向上的开朗,一种迷茫无助的觉醒,一种滋润心田的甘霖,一种萌动复苏的伊始,一种誓言人生的足迹,一种走向巅峰的攀登!
正如习近平主席文艺座谈会讲话指出的那样: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思想的精深,艺术的精湛,制作的精良……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最后,衷心祝愿杨杨能够写出更多、更好、更美、更加贴近生活,贴近民众,贴近现实的精品力作。
 
作者简介:冯鹏,研究生毕业,专职评论。著有《文学如此美丽》、《现实的呼唤与历史的悲歌》等评论,以及散文诗歌等作品。并获各种评论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