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傅天虹百字论诗第三辑


傅天虹百字论诗
——傅天虹百字论诗第三辑
 
诗观和观诗
 
我倒认为,不必庸人自扰,更不要强加于人。写诗原本是件快慰的事情,又何必大动干戈,举大旗,披虎皮,把生意场上、政治上,甚至黑社会的那一套,都搬到诗坛上来呢?所谓诗观,其实也就是观诗,好比我们赏花,可以偏爱,但决不能偏废。每个人都有自已心目中的诗,有自已的追求。
 
“个性化”
 
新诗创作中,讲究“个性化”。一个优秀诗人,摹仿学步只是一个过程,必须扔掉枴杖,才能写出好诗。所谓个性化,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种创作方法。诗人要努力 形成自已独特的语言方式、叙述手段、结构空间及观照视角,写具有个性魅力的诗。只有充分的个性化,才能陶铸诗人富有特色的艺术风格。
 
“入神”
 
“入神”一词见于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诗之极致有一:曰入神。”所谓“入神”,就是达到极致境界的意思。这里的“入”,就是进入。诗的创作,需要反复推敲,凡“诗”也需三思,而再思可矣。读破书万卷,下笔如有神。向深处更进一步,往往会有更惊奇的发现。更进一步,就进入妙悟境地,
 
“不离不即”
 
“不离不即”语出清代刘熙载的《艺概》:“东坡《水龙吟》起云:‘似花还似非花’。此句可作全词评语;盖不离不即也。”这里“不离不即”的意思也就是说, 诗的艺术形象与实际生活和物象的关系既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是指一种艺术表现上的虚实关系的处理问题。这个问题值得当下诗人们重视。
 
诗和绘画
 
德国莱辛把动作分为两种:一种是一系列运动发生在同一物体上,叫个体动作;另一种是一系列运动分布在许多物体上,叫集体动作。他认为个体动作是诗所特有的对象,不是绘画对象。集体动作则是绘画和诗公共领域,但方式不同:绘画重视的是整体,达到“一眼就把整体看遍”的效果;诗则重视局部。
 
“三美”
 
闻一多主张“三美”,即“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闻一多还从歌德“艺术就是戴着镣铐跳舞”的名句,提出“戴着镣铐跳舞”的新格律诗口号。认为只有不会跳舞的才怪脚镣碍事,只有不会做诗的才感觉格律的束缚。
 
“三唐诗人”
 
朝鲜三位著名诗人曾为首推崇中国唐诗,称“三唐诗人”。这三位诗人是白光勋(1537—1582)、崔庆昌(1538—1582)、李达。他们提出“诗回 盛唐”的主张。他们的诗切近现实,揭露社会矛盾。有的还融汇民歌传统,在形式上有所创新,对李朝的汉诗创作产生影响。“三唐诗人”作品都曾流传到中国。
 
“陌生化”
 
“陌生化”始自俄国什克洛夫斯基的论文《词语的复活》。他认为,艺术的认识是基于在这种认识中感觉到了一种形式。一旦丧失形式,原本诗意的就必然从诗歌变成散文。他进一步指出,不仅词语和修饰语会僵化,整个艺术原则也会僵化。从历史上看,艺术的一般形式就是这样逐渐僵化并至最终消亡的。
 
“马里诺诗风”
 
“马里诺诗风”指意大利诗人马里诺(1569—1625)浮华夸饰、矫揉造作、趣味低下的诗风。其作品从描写世俗的官能愉悦到虔城的宗教热忱,囊括了西欧巴洛克诗歌所拥有的全部题材,尤其擅长描绘肉感极强的慵困缠绵的性生活;语言精于雕琢,追求修饰和易感效果,句法错落无序,比喻多有牵强之感。
 
“才胆识力”
 
“才胆识力”是清代叶燮在探讨诗歌创作中对物与我关系时提出的见解。他从客观上提出理、事、情,从主观上提出才、胆、识、力,而诗应是主客观的统一。人无才则心思不出,无胆则笔墨畏缩,无识则不能取舍,无力则不能自成一家。叶燮对物与我关系及对诗歌创作本源的见解,很值得我们後人借鉴。
 
作者:傅天虹
来源:卢辉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76280102yzw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