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评论 > 正文

给他们提供一种疑难病例

荆永鸣:给他们提供一种疑难病例
——《较量》创作谈
 
 

        荆永鸣,1958年生,内蒙古赤峰人。著有长篇小说《陡峭的草帽》《我们的老家》《北京时间》,小说集《外地人》《创可贴》,散文集《心灵之约》等。作品多次被多种选刊转载。曾获老舍文学奖、全国煤矿文学“乌金奖”、内蒙古“索龙嘎奖”及多种文学刊物奖。小说《北京房东》获《小说月报》第十五届百花奖。
 
  经验与局限
  ——《较量》创作谈
 
  文/荆永鸣
 
  文学世界无边无际,个体的写作者却终有自己的局限。从题材上说,《较量》这篇小说领土完全超出了我的经验之外。我能把它硬“抠”出来,并得到一些读者的好评,有些出乎我的意料。
 
  回想写这篇小说时所遇到的困惑和窘境,并不是它的人物和故事,而是那些无法回避的医学术语和必须搞清楚的病症与病例。在另一篇创作谈里我讲过,我不是医生,平时除了知道APC是止痛片、或望文生义地了解一点感冒胶囊之类的常用药,对于那些深奥复杂的医学知识一窍不通。为此,在写作这篇小说的过程中,即使遇到一台普通的医疗设备,我都不得不把小说中的人物放在一边,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那些家伙的功能和用途。
 
  时刻警惕的,又恰恰是那些“恶补”过来的医学术语和病例。毫无疑问,任何门类的专业知识和术语,只要被塞进小说,往往会成为一种阅读障碍,令人厌倦,而一旦落入“掉书袋”或“卖弄”的陷阱,小说则必败无疑。为避免这种危险 ,我必须牢牢抓住人物这根稻草,首先去展示他们作为常人内心世界的角角落落,只在必要的情节上,触及到了一些专业技术方面的知识,且慎而又慎。医生的职业来不得半点马虎。写小说又何尝不是如此?有人说,小说家是小说中所有人物的扮演者。从医学专业角度上说,我在《较量》中所扮演的角色,则更像小说里钟志林们的学徒和助手。他们要展示医学上的才华,我就必须给他们提供一种疑难病例;他们要做手术,设想一伸手,我就得知道他要的是止血钳而不是手术刀。其中我没有出错,敬请行家诸君明鉴。倘若读者能从那些常见的病例中读出一点苦涩的趣味和意味,并获得一种多层次、多角度的感受,我会释然一笑,那便是《较量》这篇小说的福气了。
 
  《较量》发表后,有朋友说它“囊括了当下太多的不易言表”,我欣然接受。而回想写作这篇小说的总体感觉却是恍惚的。我似乎被几个陌生人带入到一片陌生的领地,在一片复杂幽暗的地带转来转去。有几次竟差点迷失了方向。所幸我还是出来了。只是出来的感觉像个梦,而梦里的一切都留在我的小说里。
 
  大约十多岁的时候 ,我跟随父亲去一个山沟里刨地。我们一镐一镐的刨下去,是想把原有的那一小块土地弄得再大些,然后种上我们爱吃的黍米。后来的事无须多说。其实我想说的是,能不能收获是另一码事,需要卖呆力的,却是首先需要一镐一镐地刨下去……谈创作却说到了刨地,扯远了。就此打住。
 
  ——小说月报微信专稿
 
  中篇小说《较量》,作者荆永鸣,原发《人民文学》,《小说月报》2015年第12期选载

 
作者:荆永鸣 
来源:小说月报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ODgwNjEyMg==&mid=403312759&idx=1&sn=710b44e322e3586f0eb7bc1072e92898&mpshare=1&scene=1&srcid=0412p74wvpCDNM9PDqULsrtE&pass_ticket=H8b0s6gNKQ6tr4c0xIgxnNbtIkOErmOskwbK3hQ3lkYRvYubZKQS2N%2BVcqNcKq40#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