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道山水:李政恩书画篆刻作品展在北京涵芬楼艺术馆举办

现场

李政恩

中国人民大学美学与现代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张成源主持

李政恩接受媒体采访

李政恩敦煌彩墨作品

李政恩敦煌彩墨作品

李政恩敦煌彩墨作品

李政恩彩墨风景作品

李政恩书法作品

李政恩书法作品

李政恩篆刻作品

李政恩山水作品

李政恩山水作品
2017年2月25日,“万殊一相——李政恩书画篆刻作品展”在北京王府井涵芬楼艺术馆举办。
商务印书馆自创立之日起,便以“昌明教育,开启民智”为己任,筚路蓝缕,木铎启路,不仅开创了中国现代出版业,而且在民族教育和文化事业等方面,创新不辍,屡开先河,创造了中国现代出版、教育、学术和文化史上的诸多第一。
120年来,商务印书馆以出版的精品图书、培养的文化人才,以及对科学、文化和教育事业的深远影响,被人们誉为“没有围墙的大学”、“中国现代学术文化的摇篮”。
值此商务印书馆120周年庆典之际,涵芬楼艺术馆特举办“万殊一相——李政恩书画篆刻作品展”,此次展览以彩墨画为主,兼及山水、书法与篆刻。
中国国家画院教学中心学术主持马啸认为,政恩算得上是一位做书画的全才。他所擅长的领域,涉及中国传统书法、篆刻、绘画。而在其中每个门类中,他又擅长多种体势、样式。如书法,他真、草、篆、隶皆有涉略;如绘画,写意、工笔,水墨、彩墨,他样样都会。他这样的才能,如今的艺术实践者很少人具备。马啸发言时还表示,这样的展览对政恩自己是一个激励,倾听意见是很重要的。
诗人李飞骏认为,李政恩是中国山水精神的探道者。出身于皖北书香门第的李政恩,自幼受祖父的影响,打上了儒家文化的烙印,而立之年皈依佛教,习禅悟画。中国山水画深受儒释道三种宗教文化的影响,无论三种文化有什么差异,都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政恩的画渗透着一股正气、清气、和气,体现了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也是山水画的高境界所在。
诗人、评论家梁琪茗表示,李政恩的水墨山水画是厚实的,流露着一种自然的雅意、古意。当你走近它们,不由得会心头为之一震。他笔下呈现出的山水浑然天成,意趣横生,气势宏大而开阔,那种温和的宽大和包容让人想亲近。它以接纳的姿态让你流连,让你品评,它所传达的情志意趣,与观赏它的人在精神的通路上达成某种默契,欣然愉悦。
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美学与现代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张成源主持,商务印书馆涵芬楼书店总经理王陆军先生作开幕致辞,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秘书张桐禹、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导师曹建华、诗人、书画艺术评论家向隽、中国画艺术创作院副院长马汉跃、中国国家画院教学中心翁芳友等先后致辞、发言。开幕式现场,文朋艺友,百余人与会。
画家简介:
李政恩,字啸岚,号云溪草堂主人,生于安徽淮北,幼承庭训,习字作画,读文诵诗。后负笈京城,遍访名师,就读于首都师范大学首届龙瑞山水课题班,进修于中国国家画院胡抗美工作室、曾翔工作室。先后得王德民、丁梦周、龙瑞、姜宝林、王乃壮、胡抗美、曾翔诸先生细心指教。曾供职于故宫博物院五载,作品被海外收藏数百幅,近年来受邀为山西五台山、福建石竹山、云南法藏寺等各地古刹名寺题写大量牌匾。
李政恩为人谦逊,治学严谨。其书画根植传统,诸艺擅长,融古铸今,自成风貌,其小楷收入《李政恩小楷》 汉仪字库。作品发表于《光明日报》、《美术报》、《文艺报》等多家媒体。结集出版《李政恩书画作品集》、《李政恩画集彩墨敦煌卷》。李政恩在中国山水画创作院、 中华文化促进会佛教文化中心、中华炎黄书画院等众多社会机构担任职务。(艾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