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扶贫题材的全新演绎 舞剧《流芳》将于云南省大剧院首演
要做扶贫题材的舞剧,难呀!
说起扶贫题材,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在远方》、《一个都不能少》那样的电视剧?还是一些音乐剧或者话剧?总之,是不会想到舞剧的吧?没有语言,只有肢体;没有像革命历史题材那样的大背景,只有村干部、村民一个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劈柴、剪头发、做农活,帮助百姓是很感人,但这些事迹真的能用舞蹈来呈现吗?
自从红河州歌舞团计划创作出演这部主讲扶贫女干部刘亭亭的现实题材舞剧之后,我就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我思忖着,估计连编剧周楚栋、总导演张珅拿到这个项目,也要大大地吸一口气——扶贫题材的舞剧,可怎么做才好呀?
实地采风•探秘苦聪人的真实生活
拉祜族是直过民族,世界的变化对拉祜族(苦聪人)来说是异常惊人的。
主创团队们从各地汇聚云南边陲,亲眼看到拉祜族(苦聪人)的真实生活情况,不断查阅有关拉祜族(苦聪人)的历史记录,他们将具有拉祜族民族特色的音乐、舞蹈提炼出来,围绕采茶、砸茶、撵山等劳作场面创作出美妙的音乐段落,力求在保留红河州金平绿春一带的拉祜族原生态曲调的同时,融入西洋配乐和现代编曲手法,让拉祜族(苦聪人)的神秘之音既能呈现民族魅力,亦能感染当下观众。
——但只是表现民族性,一定远远不够。

其实一开始听说要做民族舞剧,一些舞蹈编导可能会潜意识地就觉得容易。毕竟,浓烈的民族色彩,神秘的民族音乐,夸张而充满力量的动作……似乎只要能将民族原有的艺术原封不动地搬到舞台上,也能凑成一台不错的舞剧,但如果真用这样的做法来创作我,似乎也太避重就轻了。



说了这么多,你有没有猜到我是谁呢?
没错,我就是2020年全国72部舞台艺术重点主题创作作品之一、由红河州歌舞团创作出演的原创舞剧《流芳》。
舞剧是创作难度极高的高雅艺术,“扶贫题材”虽然热门但不费真功夫则不能做到情真意切、深入人心,两个极具挑战并且似乎有些内核冲突的元素碰撞在一起,需要主创团队克服很多困难才能实现最终的圆满结果。

看似平凡人物,其实可歌可泣,看似平凡之事,其实流涌芳香。10月17日-18日,云南省大剧院,希望我能让你感动。


2020年10月17、18日
云南省大剧院
2020年10月25、26日
上海国际舞蹈中心
图片摄影:刘海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