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美即未来美:<普及美学研论集>》研讨会暨“美育与青年的精神素养”学术会讲举行
为积极推进青年文化素养提升,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日前举办“美成在久:美育与青年的精神素养”学术会讲活动,活动围绕青年学者易冬冬主编的《本来美即未来美:<普及美学研论集>》一书以及当代青年所面临的美育问题和热点现象展开研讨。
《本来美即未来美:<普及美学研论集>》一书分为“普及美学的传统渊源”“普及美学的理论探微”“普及美学的当代潜能”三大主题,共计18篇论文,活跃在美学研究领域的青年才俊们围绕“普及美学”这一中国原创的新理论进行深度思考和热议,内容翔实,触及面广泛。既有基于传统东方儒释道精神层面的呼应,又串联了西方美学整体发展的脉络,以及当下人们面临的审美标准化和本真迷失的问题。
青年昭示着国家、社会未来发展的蓬勃前景。立足本来美,走向未来美,正是青年的觉悟与担当。广东省艺术研究所邱伟杰研究员是普及美学学科奠基人,他提出“本来美”概念,开创美学研究新范式,并以《普及美学原理》《美的人》《味的人》《诗剧·普及美学原理》等多部著述,持续引发学术界、艺术界和文化界的热议,同时也激发着社会各界对青年“后浪”文化和美学问题的深入思考。近年来,邱伟杰致力于从美学原理上贯通传统与现代间的内在隔阂,他倡导青年人以艺术人生为门径舟筏,在兴趣的深化、细化、广化中重新构建伦理,内续传统、外纠极端个人主义的弊病,为当代青年未来发展开拓出整体性与个体性相结合的新道路。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荣鑫教授围绕“马克思主义实践及其当代审思”这一议题,强调实践是连接本来美和未来美的关键。本来美就是回归人的自然状态、维护每一个人生存的权利,这与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追问、人的本质的复归一脉相通。个体实践是实现理想与现实合一的路径,同时也能实现人的本质状态与人的自由的有机统一。
中国人民大学冯庆副教授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国文化在当代世界中的传播弘扬,当代青年立足世界呈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当仁不让。在重启寻脉传统文化研究的思想路标进程中,秉持当代青年文化意义解释学的路径,强调“立中流而击水”是为一种学人气象,其重要性自不待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刘浩冰副编审认为,西方近代学术一直在寻找最终支点问题,当代美学发展也概莫能外。普及美学是真正源自中国传统的学问,其伦理学观念的提出是融通传统与现代的架构性方案。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编辑秦兴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老师冯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老师张南也在研讨会上发言。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易冬冬老师认为,本次会讲的举办,就“会讲”的内涵而言是一次传统文化精神的当代呈现,就学科的发展而言是一次立足于文化和哲学的视域来观照当代青年的活动,是青年学研究的一种丰富。
本次活动由中央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务部、《青年评论家》编辑部联合主办。(李桂杰 罗鲁峤)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