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株洲市神农文化溯源采风交流活动成功开展

 图片1


株洲市神农文化溯源采风交流活动成功开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株洲市委、市政府"讲好株洲故事,传播炎帝文化"的指示精神,在市文联指导下,株洲市神农文化研究会组织开展了"炎帝文化溯源采风交流活动"。本次活动由市文联党组书记刘文星带队,各县市区文联、文艺家协会代表共30余人组成交流采风团参与,通过跨区域文化考察、学术交流与艺术创作,进一步明确株洲在炎帝文化谱系中的独特地位,为株洲打造炎帝文化核心传播地提供支撑。


湖北随州:探源国家级祭祀中心,深化神农文化认同

 

活动首站抵达湖北随州,采风团考察团一行先后来到景区炎帝神农大殿、炎帝神农圣像和神农洞等核心文化区域,并现场召开交流座谈会,深入了解了随州作为国家级祭祀中心的文化地位与实践。随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主席付敏,随州市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刘爱书,原随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随州市炎黄文化研究会顾问刘永国,及随州市文联、炎帝故里景区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参与交流活动。

随州炎帝陵位于湖北省随州市厉山镇,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神农氏的出生圣地,被誉为“华夏祖庭”。陵园依山傍水,建筑古朴庄重,包含神农庙、陵墓大殿、祭祀广场等核心景观,2009年起,以炎黄子孙寻根谒祖为核心,以体验炎帝神农的农耕文化、医药文化、贸易文化、原始艺术文化为根本的“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活动在随州炎帝陵举行,受到国家、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怀。炎帝神农故里景区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祭祖、观光的胜地。

图片2

随州炎帝像


座谈会上,专家学者们聚焦于炎帝神农的生平脉络,从古籍记载、地理位置、考古发现、民间传说等多个角度,论证了炎帝神农诞生于随的必然性,通过深入的思想碰撞与经验互鉴,不仅厘清了炎帝文化的地域特色与共同精神内核,为科学定位株洲和随州两地在炎帝文化谱系中的坐标提供了实证支撑,并互相学习先进经验,旨在转化为驱动炎帝文化创新发展的新动能。

图片3

付敏指出,炎帝神农氏所创造的八大历史功绩,不仅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璀璨文化遗产,更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财富与文化基因。作为炎帝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湖南株洲与湖北随州两地应立足"华夏同根、文化同源"的战略定位,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常态化的文化交流合作机制。

图片4


山西高平:寻访重要活动地,考证神农历史脉络

 

在山西高平,采风团重点考察了重要活动地之一的炎帝陵遗址,通过与当地文联和专家的现场交流,进一步厘清了炎帝文化的历史源流与地域特征,晋城市文联副主席王百灵,高平市文联主席焦风琴,以及高平市炎帝文化研究会和各文艺家协会负责人参加活动。

图片5

图片6

高平炎帝像

 

高平炎帝陵位于高平东北17公里处的庄里村,俗称“皇坟”。陵后有庙,谓之五谷庙。五谷庙建筑规模庞大,原有城墙,分上下两院。其中轴线上分列有舞台、献台、山门、甬道、正殿等。现存正殿五间,东西厢房十几间,为元代所建。明万历三十九年申道统所立,炎帝陵石碑一通。传说该石碑后面有一甬道可通墓穴,墓内有万年灯,常年不熄。五谷庙正殿原有炎帝及夫人后妃塑像,还有炎帝神农氏种五谷、制、尝百草等为内容的壁画。

图片7

双方一致认为,尽管各地对炎帝文化的阐释各有侧重,但其核心精神开拓、奉献、创新、为民是共通的,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次交流不仅是一次学术上的碰撞,更是一次跨越地域的文化认同与情感共鸣,为共同讲好炎帝故事、传承华夏文明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片8


陕西宝鸡:溯源传说文化发祥地,对话华夏文明之源

 

宝鸡作为炎帝传说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采风团在此参观了炎帝陵并深入探讨了炎帝神话与华夏农耕文明起源的关联,宝鸡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王玉虹,渭滨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异波,渭滨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联主席张璐及宝鸡炎帝文化相关学者参与活动。

图片9

现场,宝鸡学者详细介绍了当地在保护、研究和弘扬炎帝文化方面所做的努力与取得的成果。并从历史文献、考古发现与地方传说等多个维度,阐述了宝鸡作为炎帝故里和文化源头的证据链条与学术观点。株洲采风团则分享了湖南及株洲地区丰富的炎帝祭祀民俗和文化传承形态。

图片10

图片11

宝鸡炎帝像

 

宝鸡炎帝陵炎帝庙,大殿面阔5间,左右两边的对联为书法家茹桂所书"创始定有人千载岐黄崇炎帝,流传安天据八方稼穑念神农",表达了对炎帝的崇敬之情。殿前为祭祀广场,可容纳千人祭祀。广场两侧分别建有鼓亭和钟亭。正殿面积400平方米,高12米,为清式庑殿。殿堂正中为炎帝座像,像高4.5米,目光炯炯,庄重慈祥。殿内两侧壁上分别绘有有关炎帝的大型壁画,分别为常羊育炎、浴圣九龙、农业之神、太阳之神、医药之神、炎帝结盟,讲述了炎帝的生平和功绩。

图片12

图片13

双方互赠书籍、书画作品

 

此次采风交流活动不仅加强了株洲与各地文化界的联系,也提升了株洲炎帝神农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为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奠定了坚实基础。刘文星表示,下一步,株洲与随州、高平、宝鸡四地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深化在炎帝文化研究、保护、传承、推广等领域的交流合作,通过学术研讨、文化交流、文旅互动等多种形式,共同为推动炎帝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株洲文艺 微信公众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https://m.voc.com.cn/xhn/news/202508/30333527.html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